文海晨光‖高兴就好吧
请了一天假,因为要陪母亲去银行给父亲办理一下工资卡的密码重置:父亲去不了,手续也因此额外的繁琐。
本想着很麻烦的过程,由于父亲在家签错了名字而早早结束:父亲本来从当兵起,就习惯了写“贵”字,退伍回来按老家习惯改回了“桂”字,偏偏身份证不知为何又写成了“贵”,这回签字他又非要签成“桂”。
晕不晕?我是有点晕。
业务员也不在,只好下周再说。
银行出来,趁着好容易有时间陪母亲,我问她还有没有什么地方要去的。母亲说:“去xx课堂吧,说是有东西让领…”
这个xx课堂,就是卖保健品那种。虽然我心里什么都清楚,也曾经不止一次的有耐性没耐性的给母亲解释过:这是骗人的。
可是,母亲始终是一颗红心跟着它走。
不为什么,就因为他们说的都管用。
结果到了那儿,人家说通知的是下午领,上午没东西。母亲出来不高兴了:“我以为啥东西?原来就给五个鸡蛋,下午也不带来了。”
随您吧,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在家待着也挺好;五个鸡蛋,还不够我来回的油钱。
从这儿出来,又跟母亲去前面的专卖店取羊奶粉。
店里的服务员给母亲准备东西,我在门口碰见一个熟人,问清楚我在这干啥后,瞪着眼又问我:“这东西,老太太吃着管用?贼贵呢!”
管不管用,我真不知道;只能无奈的跟他说句:“管他呢!老太太高兴就行吧…”
回来问了问母亲:前后一共27盒,大概四千左右;相比在xx课堂那儿,我觉得便宜多了。
现在的保健品,大概是只要你有钱,就可劲儿吃吧;一般不会有危险,最多不起作用(道听途说的行业内幕)。
这个xx课堂,前前后后,我估计母亲花进去有好几万:今天一堆这个,明天一堆那个,还有前几年四千多弄回来一个净水器,摆设似的安在那儿…
母亲文化程度低,又上了年纪,很多事情她理解不了。但是这些钱都是她省吃俭用省下来的:舍不得吃,剩菜放了几天都舍不得倒掉;舍不得花,不舒服了舍不得去医院、舍不得吃药…
为什么这里她就舍得了?
前几年,每每听母亲说起又从xx课堂买了什么什么东西,心里曾愤怒到有过想去砸它门店的冲动。
慢慢地,才学会理解母亲的这些行为背后的无奈:
他们太缺少陪伴了。
那些课堂,会及时的打电话对他们嘘寒问暖,会为他们“解答”身体方面的疑问,会为他们孤寂的内心送上“真情”的安慰…
一口一个亲切的“叔叔”、“阿姨”,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直接叫“爸、妈”…
而作为子女的呢?
工作,家庭,应酬…,还有始终放不下的网络;不论是无心也好,还是无奈也好,能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少之又少。
每次去母亲家,时不时的会听到父母说:“你们挺忙的,就不用老过来了…”
这句话里,又有多少无奈,多少失落?
所以,后来我不再反对母亲去这些地方了:花就花点吧,也许,那里能弥补一下他们心理上的孤寂。
无论怎样,他们高兴就好吧!
陪伴,永远是一个沉重又无力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