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高等教育思想总结与分析
一、发展阶段
20世纪前半期:工商业发展、新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了高等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折,奠定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制度基础和思想基础。
20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民主化、国际化和私营化。
二、思想派别
- 价值判断的两个维度
- 时间维度:着眼于当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
- 空间维度:着重对人的开发还是对自然的开发
- 两种态度
- 理性主义
- 功利主义
- 五种派别
特点 | 自由主义 | 实用主义 | 要素主义 | 永恒主义 | 存在主义 |
---|---|---|---|---|---|
时期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20世纪初 | 20世纪中叶 | 20世纪中叶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代表人物 | 罗素、怀特海 | 杜威 | 柯南特 | 赫钦斯 | 雅思贝尔斯 |
教育目的 | 培养人的理性、智慧和心灵 | 个体生长、经验 | 理性教育传统、人类知识和文化中的共同要素 | 人的理智发展、古典精华 | 人的精神和灵魂 |
教育领域 | 自由教育 | 专业教育 | 普通教育 | 普通教育 | 综合教育 |
教育与国家发展关系 | 普遍主义 | 教育的社会责任 | 改良社会 | 普遍主义 | 普遍主义 |
大学与社会 | 远离 | 亲近 | 为国家服务 | 保持一定距离 | 学术自由 |
学术自由 | 绝对自由 | 民主即是自由,而民主意味着广泛参与、社会责任 | 学术自由中包含社会责任 | 相对自由 | 自由的本来意义 |
- 罗素(英)
无用的知识、才能民主、学术自由。
- 杜威(美)
针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融通,杜威认为:
首先对职业要有正确的认识,职业是一个表示有连续性的具体名词,既包括专业性的和事务性的职业,也包括任何一种艺术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以及有效的公民品德的发展,甚至于包括机械劳动或从事有收益的工作。“职业的对立面既不是闲暇,也不是文化修养。它的对立面,在个人方面,是盲目性、反复无常和缺乏经验的积累;在社会方面,是无根据的炫耀自己和依赖他人过寄生生活”。
其次要摒弃闲暇与劳作之间的对立,消除“二元论”的影响:“民主社会的教育问题在于消除教育上的二元论,制订一种课程,使思想成为每个人自由实践的指导,并使闲暇成为接受服务责任的报偿,而不是豁免服务的状态。”在具体做法上,杜威提出,“比较直接地以闲暇为目标的教育,应该尽可能间接地加强效率和爱好劳动,而以效率和爱好劳动为目标的教育,应该培养情感和理智的习惯,促进崇高的闲暇生活”。
职业给我们一个轴心,它把大量变化多样的细节贯穿起来;它使种种经验、实施和信息的细目彼此井井有条。这样组织知识的方法是有生命力的,因为是和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它表现于行动,又在行动中重新调整,永远不会停滞。
- 柯南特(美)
“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的普通教育问题》(1945):
(1)赋予教育以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危机感 。
(2)美国教育传统:教育机会均等、各种专业和职业地位的平等 。
(3)通识教育:民主社会自由人(标志一:能够计划、判断并主宰自己的生活,有目的、有意识和自觉反省;标志二:具有普遍的动机和同情心,克服狭隘主义)。
- 赫钦斯(美)
- 主要观点
(1)人性的永恒:理性 。
(2)教育目的的永恒:理性的通识教育 。
(3)教育内容的永恒:永恒学科(课程) 。- 理智的美德
(1)归纳的习惯。
(2)科学的知识(论证的习惯)。
(3)哲学的智慧(科学知识和直觉理性的结合)。
(4)艺术(按照正确的推理过程的创作能力)。
(5)审慎(关于行动的正确的理性)。
前三者是“关于直觉知识的思辨美德”,后两者是“实践的理智美德”。- 人性
正确的哲学一般认为人是理性的、道德的和精神的生物,所谓改善人,意味着他们理性、到的和精神诸力量的最充分的发展。- 对“适应”、“效用”的批判
物质上的成功和适应环境或多或少是有益的,但是它们本身不是有益的。效用混淆了直接的和终极的目的。- 芝加哥大学《西方名著丛书》
- 雅思贝尔斯(德)
- 三种类型教育
(1)经院式教育:个体和教师都是被动的。
(2)师徒式教育:不利于提高自我意识。
(3)苏格拉底式教育:催产式教育。- 存在交往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对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感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有天性。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是探索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大学教育的目的
科学态度:客观评价、自我批判、质疑。
精神科学的陶冶价值在于参与人类的历史,了解人的可能性之广度,即便是通向认识的途径已被淡忘,但是认识的结果仍然具有意义。以神话、图片、人类的精神作品和人类自身的内涵来充实人们的灵魂,这本身就已具有巨大的陶冶价值;与精神科学相反,自然科学的陶冶价值则在于精确而实际的理解训练,它的内涵显得并不是那么的重要。物理和化学的结果是无足轻重的,但怎样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具有陶冶价值。- 大学的任务
(1)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
(2)教育与培养。
(3)生命的精神交往。
(4)学术。
三、总结
高等教育发展实收内外两种推动力作用不断向前发展的。外部的力量主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内部的力量源自高等教育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比如,对于要素主义,一方面,其出现在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因为苏联卫星上天而产生的教育反思。美国人认为,教育对国防科技落后有不可推卸责任。因此要素主义强调了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素主义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各种专业和职业地位的平等,既是美国教育文化的体现,也是美国移民文化问题整合的需要。而在通识教育、学术自由上的争论,本质上也是对于教育在时间价值、空间价值上的权衡计较以及对这种平衡的探索。
展望当代教育,在外部力量上,知识经济发展、职业劳动发展、信息技术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化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终身化、大众化、信息化、私营化和国际化问题,以及教育内部自身矛盾问题,都值得进一步分析探索。
夜下清风
20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