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月刊备选专题教育专题精选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6-04  本文已影响31人  花语春晓

[摘要]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孩子从一出生下来,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语言文字学习、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其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目前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度溺爱。

中国特殊的国情,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比如:不让孩子离开身边,在学校总是怕孩子受欺侮,又或者怕周围环境不卫生、怕孩子学坏,不让他们独立的活动,上下学接送,周六周天陪着孩子,孩子像金丝笼中的小鸟,衣食无忧,却没有自由、没有过多的人际交往。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使他们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蛮横霸道,不会谦让,不能与人友好相处,缺乏责任感。家长人为地阻碍了孩子和其他同伴的接触,使得孩子不能作为一个正常人去生活学习。

二、包办一切。

家长低估孩子能力,凡事总不敢放手让孩子去做,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许多本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却惯大包大揽,凡事包办。在上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家长帮孩子背着书包,孩子们则吃着零食。在学校里也可以看到,轮到孩子值日,家长们帮孩子打扫卫生,孩子则在教室打闹嬉戏。更有甚者,就连孩子的家庭作业,也有家长代写。在家里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做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身体健康就好。刷牙,有人接好水、挤好牙膏;上学头有人梳,衣服有人穿、鞋带有人系,在家写作业,铅笔有人削,书包有人装、就连字写错了,都是家长帮忙擦掉,因此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有种种在家长认为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在孩子眼里这所有种种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了,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对人对事少了责任感,从而导致孩子动手能力差,做事迟缓,影响孩子自身发展。

三、期望过高。

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其设计好了将来,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所设计好的发展道路成长,很少考虑到他们的身心、年龄特点、兴趣等实际情况。课余时间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特长班、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是优秀的,一旦发现孩子不能达到自己的意愿要求,或者孩子没有自己期望的那么优秀,行为稍有“过失”,就对孩子开始指责、呵斥。而有的家长经常拿别人的孩子优点与自己的孩子缺点比较,在比较中很成功的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击毁孩子的自信、这种家庭教育的盲目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但不能激励孩子,而且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不可磨灭的伤害,甚至会使孩子怨恨父母,造成紧张的亲子关系。

四、关系淡漠。

这是目前绝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通病。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工作,他们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还有些父母即使有时间也只顾逛街、上美容院、打麻将,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对孩子不管不问。或者家长即使有时间陪同孩子玩,也不够耐心,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家长就嫌烦,不愿再陪孩子。孩子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缺乏父母关心与爱护。陪伴孩子的多是手机游戏、电视动画片、电脑游戏,导致许多孩子与家长不交流、不沟通、不亲近,孩子对父母、亲人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另外,很多家庭夫妻关系不和,或是婆媳关系紧张等等,致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惧、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浓浓的亲情,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面对以上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究竟如何引导、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对策:

一、理解什么是爱  把握爱的尺度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爱不是一味的付出与满足,爱不是一味的娇惯,偏爱和护短。爱更不是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没有原则,没有条件。爱孩子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父母要把握好爱孩子的尺度与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要求家长们对爱的程度作这样的理解:“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是要求有一定份量的。”超过一定份量就成了溺爱。因此,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宽严适当、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学会说“不”,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撒娇和任性所动摇,孩子有缺点错误要及时教育,家长要耐心说教,讲明是非,纠正错误,不迁就、纵容更不护短。这样才能培育出健康人格的孩子。

二、要学会尊重孩子  给孩子自主空间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每个孩子是独立的、有意识的、有思想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家长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子女必须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打着爱的名义替孩子做一切本应孩子完成的事情,家长们不知道自己过度勤快,为孩子成长制造了多大的障碍,家长的勤快是一剂毒药,毒害了孩子的自主能力。成长就是一种体验和感悟,一味包办,孩子失去参与劳动的机会,不能体验付出与收获的快乐。家长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做他本该做的事情,给他独立的空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向上、独立、快乐有责任感的孩子。这样既能激起孩子对父母由衷的爱戴与尊敬,也能使孩子体会到父母对自己养育的艰辛和期望的殷切。

三、摆正心态  悦纳孩子

父母要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对他们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少一些责怪与要求,只要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去奋斗,获得快乐的体验,生存的能力,就是父母的最大幸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永远渴望得到父母的赞美。父母的一个微笑,一个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很有可能会让一个孩子高兴一天甚至好一阵子,信心满满地去做每一件事。因此,当孩子取得成功,有进步时,父母要多说鼓励、肯定的话,如“宝贝,你真行,你真棒”“我们大家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孩子,爸爸妈妈爱你”,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增强自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孩子。父母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善待孩子的不足。也不要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家孩子作比较,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应过分地批评、指责,应该用友善的态度对待,才能使孩子改正他们的不足。对于孩子来说,学习上的任务是繁重的,学业上的压力是巨大的。作为父母要体谅孩子,不要把孩子的考试成绩看得过重,不能以孩子的成绩来决定他们的未来。学会悦纳孩子,会使孩子成为一个勇于面对困难、面对自己、乐观面对人生的人。

四、营造的良好家庭氛围  和谐亲子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也是孩子天然的学校。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氛围。首先,夫妻之间要亲善、和睦,父母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爱护。作为父母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发生争吵时尽量避开孩子,有不愉快的事情尽量不带回家中。其次,处理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要尊重孩子,不随意呵斥、打骂孩子,不要把自己的不顺心、不愉快发泄在孩子的身上。作为父母,我们不但要养他教他,还要陪他一起成长、一起感受亲情与世界的美好,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不管工作有多繁重,都应该尽量抽空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孩子内在需要,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及时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孩子教育中是任何一种教育无法比拟的。友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剂良药。有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你的孩子想变坏都不可能。

四、言传身教  做孩子表率。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在家庭中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无时不在模仿着父母的言行。父母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发展打下深深地烙印。有的孩子不守信,说谎话,偷东西,爱骂人等,这些不良的习惯往往来自家长的感染。如果,母亲爱打扮,虚荣心强,女儿往往也喜欢打扮;父亲不拘小节,儿子就会生活懒散,没有责任心。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孩子的榜样,做好引路人,也做好播种人,在孩子稚嫩的心灵里培植下正确、良好的观念和行为。

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培育出健康人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资料]:  1.《 赏识自己的孩子》,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