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民之难治》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告诉我们,老百姓为什么会饥饿?为什么?《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一开始就讲: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老百姓,为什么会饿到这个地步?因为居上位的人,吃太多的税收,老百姓的收入除了缴税以外,剩下没有多少,所以就饿得很难看。
其实老百姓饥饿,不完全是因为食税。税收只是其中的一种,难道老子不知道吗?老子当然知道。
老百姓会饥饿,有两大主因,即一阴一阳,一个叫天灾,一个叫人祸。我们以前是以农立国,农业是靠天吃饭。
为什么靠天吃饭呢?老天在你需要水的时候,它偏给你旱,它不下雨;老天在你要晒谷子的时候,偏偏下雨,甚至你还没收割的时候,把你整个淹没掉了,叫你白种。你说天太坏了。
天并没有坏,因为天是没有意志的。它没有故意,它完全不动心思,它就自然干旱,自然下雨,完全按自然在动,没有任何计划,没有任何心思。可见天灾很少。
所以说老百姓饥饿有几个原因,一是你自己不努力,跟人有关;二是找不到工作,跟人有关;三是老板把钱赚了,不增加你的工资,甚至跑到外国去,跟人有关;四是税收太苛刻了,跟人有关;五是空气污染、环境污染,还是跟人有关。
所以老子很坦白地说,老百姓饥饿,大部分是人为的因素。太复杂、很难料,变化多端,老百姓控制不了,所以吃不饱。
再推广一点: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难管?因为居上位的人,出于种种原因,多方面干扰老百姓,调派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但是老百姓是要工作的。
以前孔子教我们要使民以时,你要老百姓为公家做事情,要考虑这个时间点对他来说是否合适。他在正常工作的时候,你不能叫他来做事,否则就影响到他们了。
举个很实在的例子,秋天要收割的时候,人工是绝对不够的,要互相支援。这时候你让老百姓做事,那都是民怨。我自己工作都做不完,你还叫我去做这个,做那个。这就叫有为。
老子书上的有为,就是跟自然规律相反的动作。你为人民服务,这叫工作,你光领薪水不工作,那还得了?
可是你工作,要顺着天时,顺着地利,顺着老百姓的民情,而不是说你这时候想做什么,想要有政绩。
那老百姓被你逼得走投无路,你却说他难治,说他是刁民。老子以前说的到现在还是如此,几千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因为这是什么?这是人性,人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很多人说,老子怎么那么神,几千年前讲的事情,现在还历历在目。
因为自古以来,人没有改变,只是住的房子有点改变,只是看得见的这些有点改变,人所想的,心里头的欲望,是非善恶的标准,都没有太多改变。
老子接着说: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轻死”就是不怕死,把死看得太轻易,太随便,一点儿没有安全的观念。
民为什么会轻死?我们已经讲过,他求生无门。为什么老百姓求生无门?就是因为居上位的人,求生之厚,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看得太要紧,他们希望他们的生活,远远超过老百姓。这就是什么?奢华。
要穿名牌,要开名车,出去要摆阔,请吃饭要有面子,这就是奢华。老百姓被搞得求生无门,因此他们就把死看得不是很重要。
那他这到底再讲什么,结论非常精彩。老子说: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又根据一阴一阳,把官员分成两种,一种节俭朴素,为老百姓做模范,把注意力都用来照顾人民的生活,这种叫作无以生为。
另外一种叫贵生。我是当官的,我当然比你们了不起,你们算老几,你们能活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还求什么?我们家就不一样,我们要有派头,要有架势,要有门面,我们家小孩子出去,就是高人一等。
这两种一摆出来,大家心知肚明哪一种是贤。贤就是高明。当然是前面那种,无我、无欲、无私,使老百姓求生意志很强,不会轻死,社会充满了生机,国家充满了希望,这种人是受到拥戴的。
后面这种,贵生。谁不知道自己生命可贵,谁不知道自己生存很重要,可是,第一你要守分,第二要照顾到全面,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彼此互依互爱的,谁也没有办法脱离群众生活。
大家就很清楚了,人最要紧的是什么?是靠自己管好自己,叫作自律。
—— 曾仕强讲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