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时候,创作的态度决定小说的深度
且引用《覆汉》里作 者:榴弹怕水的周年感想:
这本书的来源是我大二那年的一次尝试,当时就想写一本白马公孙的书,想写属于自己的三国,我估计中二期有这种想法的男书友很多……但也正如大家想的那样,那本书写了十几万字,然后根本没法看,最后起点自己清理书库就给清掉了。
但是从那以后,这么长时间,脑子里一直有一个故事的雏形没有散去,一个发迹于辽西的骑兵势力,如何快意恩仇,先打什么地盘,再打什么地方,先收什么将军,再收什么谋士,那一场战斗该如何演绎,哪一场战斗该如何耍帅,然后又在听着哪一首歌的时候忽然又产生了新的场面幻想,并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忘掉更多的东西。
换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东西是随着你的知识、人生观、世界观不断进化和改变的,唯独和大多数书友不同的是,绝大多数人会渐渐忘掉这种东西的,然后投入到生活里,而我却在无意间踏入到了网文这个领域里。
之所以兼职开新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上本书完结前后的时候,我现实中的社交活动几乎被切断了,甚至女朋友也刚刚分手,于是和部分书友的交流成了我的某种依赖,我生怕那本韩娱完结后,所有认识的朋友都会消失,然后一个人孤寂到没有任何安全感的地步。
但是……确实想写怎么办?那些心里面想过的片段,想过的对话,想过的人物结局,特别想展示出来怎么办?甚至包括一定要按照我大二那年流行的所谓剧透式小结写古文怎么办?
于是一定要写,而且写出新意,并尽快开书……也就是那个时候决定写人,而不是单纯的写争霸流程和故事,人是最重要的,角色是最重要的,要尽量尊重每一个角色,不管是好是坏,是正是反,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生存逻辑。
当然,写的很失败,有些角色现在回头看写的太刻意了,有些剧情没法体现出人物特色,至于一些历史硬伤和古文的拙劣就更不用说了,而最困难的是用一个所谓大纲和剧情将自己想表达的那些片段连接在一起……再加上更新的需求,这就会出现剧情走向的不认同和人物形象的崩塌。
但是好在,大家很优容,大家愿意容忍我,不然怎么会在开书一年后,两百万字左右的时候有一百零一个盟主呢?一百零一个盟主,里面肯定有看在情面打赏然后不看书的人……但是抛开这部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因为这本书本身而选择的打赏,所以分外感谢大家。
然后,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依旧有属于自己中二时期的构想片段——袁绍的结局,曹操的结局,刘备的结局,吕布的结局,很多小人物和历史人物的结局……还有局势的发展,以及珣狗这个角色如何继续装十三……所以还是那句话,感谢的大家的优容和支持,我尽全力继续慢慢写,你们慢慢看。
如此而已。
===========
以下为本人想法:很多作者连大纲都没有就写出书,想到哪就写到哪,而这位作者的想法,其实近于经典文学的作家,比巴尔扎克,人物和情节很早就在脑子里打转,无时无刻不在打磨具体,然后多年以后,有一天,你终于把这个琢磨了很多年的故事写了出来,这样的过程,就近于画家的胸有成竹,有这样的态度,也就难怪《覆汉》可以写的比大多三国穿越小说,更多一些历史的底蕴了。。。
不管做什么事,其实也和码字都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