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磨去了棱角,却明晰了方向
进入人生的后半程,最常感慨的东西就是时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作文里,那时的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读懂它的内涵和意义。几十年以后的今天,岁月不但打磨了我们,也把它变得更加厚重,更加耐人寻味。
常常想起小时候的一些场景:童年时住的老院子、打着结的橡皮筋、学校里仓桑的黄桷树、路边上两分钱一竹筒的爆米花、沱江边弯腰可拾的雨花石、“一口钟”的炸酱面、白糕店里的“西施”⋯⋯。那些回不去的老时光,留给了历史,填充着记忆。
人生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很多时候,站在此地,向往着彼处;到达彼岸,又喜欢回头打量来时的路。弹指间,昔日的青涩茫然依旧历历在目,就像刚看到春天的嫩芽,转眼又到了秋天的柿红如霞。
曾经好奇心爆棚的自己,不再那么喜欢热闹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心可以静静的安放下来了。江边的鹅卵石,荒郊的小野花,鸟儿唧唧,蜘蛛织网⋯⋯,这些以前不太在意的东西,忽然就入眼上心了。
它们是那样的毫不惹眼,却与人类共生共享于这个世界,带着特有的生命迹象,呈现不同的生命状态,互为依托平衡,互为繁衰轮转。或许它们也经历过前世的繁华,才选择了今天的模样——远离喧嚣,不争不抢,孤傲的享受平庸的美好。
以前特立独行的自己,变得有些一团和气了。那个眼中容不得沙子,爱较真儿,性子直杠杠的自己,也慢慢得变得心平气和了。不再红着脸与别人抬杠,不再不依不饶的拎着事儿不放。原来,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才是人生的大美智慧。
与人交往,更喜欢清淡如水。不再花心思去维系所谓的社交圈子,不再担心因一次饭局没去是否就会被朋友抛弃,不再为讨好别人而违心地奉承献媚,不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再为闲言杂语影响情绪……。别人对我的好,我会点滴铭记,我对别人的好,一定带着真诚,发自内心。
学会了坦然拒绝。对不喜欢的场合,不喜欢的人,不感兴趣的事,大胆的说No。摒弃无用社交,把时间留给家人,留给自己。不跟风盲从,不人云亦云,因为余生真的很短,浪费了连后悔都没有机会。
看过了人间百态,才知道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该天真时就天真,该成熟时不装嫩,不装不端才是生命最好的常态。
最近有一个叫王恒屹的小朋友很火,一岁开始,奶奶就教他读唐诗宋词。三岁能背300多首,五岁熟记500多首,奶奶带着他上遍了各种综艺节目。小家伙确实很招人喜欢,不但能熟记,还真能理解。
在《挑战不可能》的现场,当主持人董卿问他:这么多人喜欢你,夸奖你,你高兴吗?小恒屹回答道:当别人夸我时,我感到很不安;而听到别人说我的过错,就感到欣慰而承认。因为《弟子规》里说“闻誉恐,闻过欣。至谅士,渐相亲。”
看到这画面,我内心是矛盾的。本该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却为别人对自己的称赞而感到不安,这是一个5岁的小孩子超越年龄的内心修炼?还是成人对他的道德绑架?
在最近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现场,又见到王恒屹的身影。天才儿童在欢呼声中出场,评委们也是满眼爱怜。可是,毕竟才五岁,第一场就不敌对手惨遭淘汰。离开舞台时,小恒屹强忍泪水,抽搐难忍的样子,实在让人很心疼。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汶川地震中的小英雄林浩。
在“5.12”汶川地震中,8岁的小学生林浩徒手从废墟中救出了两位同学,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当林浩和姚明一起,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旗手走进会场,这个孩子无疑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记得当时有一个知名媒体采访林浩,问他和姚明一起当旗手感觉威风吗?林浩两眼清澈,天真地说:没觉得有啥威风的,只是觉得姚明哥哥好高好高。”
林浩的童真毫无掩饰,让人喜欢,这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人生过半,更喜欢清淡朴素、返璞归真了。喜欢粗茶淡饭,喜欢居家寡欢;爱上下厨房,爱上学厨艺;喜欢舒适低跟鞋,喜欢宽松棉麻袍,喜欢淡淡的口红和香薰的味道;喜欢早晨的轻雾、窗上的薄蝉、路边的野花、河畔的卵石,还有那清波涟漪、农家炊烟⋯⋯。曾经的朴素与平淡,自己曾视而不见,幸好余生还有机会一一遇见。
人生过半,放弃一些东西,拾起一些爱好。年轻时的一路追逐,有得有失,无悔无怨。人生过半,学会放下,学会选择,学会享受简单的快乐。常做断舍离,扔掉无用之物,放下无稽之想,珍惜平淡的日子。
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只想成为真实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活在别人的评判里,硬撑成了自己的英雄。挣钱养家,庇护儿女,在乎朋友,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能的钢铁大侠。其实,示弱真的不难,谁也有撑不下去的时候。
不再计较谁对谁错,谁是谁非。父母,儿女,夫妻,朋友,一世的缘分,值得用生命去珍惜。而矛盾永远都会存在,换位思考,也没有化解不了的问题。家是讲爱的地方,何必硬争对错,伤了感情伤了心。
不再那么惧怕离别。人生过半,五脏六腹、心脑血管、四肢筋骨、大脑思维,无一不在一天天退变。在向死而生的自然规律面前,没有人可以选择,更何况生命总是横生枝节,所有的相聚,最终都会挥手作别。选择勇敢的面对生命的枯萎,去与最亲的人,最爱的这个世界作最好的告别。憧憬着,如果有缘,再与所有的美好相见。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向死而生的人生旅途中,站在起点,其实就已经看到了终点。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宽,有的窄。出发时,我们曾热情澎拜;征途中,也遭遇了障碍。在抵达终点的路上,时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岁月磨去了棱角,是否也盘光了锐气?心中向往的地方是否依然还在?
哲学家周国平说: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本生并无意义。即便要赋予它一点意义的话,它的意义就是在于追求意义的过程中。我不知道怎样才算得上有意义的人生?圣贤伟人,英雄楷模,凡夫俗子,也许是在不同的维度里,去赋予了人生不同的价值。
但我更愿意将人生视作一场梦。我们在懵懂中入梦,有迷茫,也有顿悟;有欢喜,也有失落。但是,即便它就是一场梦,也想把它做得有滋有味,多一些情致与乐趣,才不辜负这短暂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