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

我是这样变“图”为宝的

2020-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雪域飞燕

叶圣陶先生曾说:“好的课文插图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加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真正理解这段话,是在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时的课堂实践。

插图是教材资源的有效补充,它直观、形象、生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想象,引起学生兴趣。下面我以自己的实际教学为例,来印证灵活利用插图助力教学的效果。

一、插图导入    启发思考

讲《秋天的怀念》,用插图史铁生的“笑”导入新课,与开头几句“摔”“砸”东西的“我”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激发矛盾,震荡心灵——原来作者身体残疾啊!继而引发思考,一个残疾人竟笑得如此灿烂,其间又发生了什么呢?无疑,这样的视觉“冲突”,为学生理解母亲的坚韧、无私、慈爱埋好“伏笔”。

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中有托尔斯泰的头部插图。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看图,他们哄得一下就笑了——为大作家的特别之貌而笑。“特别在何处呢?描绘一下”我抛出问题。头发、秃顶、眉毛、眼睛、胡须、耳朵等,学生都有列举,得出结论——这位作家长得确实不好看。“那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的丑陋呢?作者只是为了写他的难看吗?还写了什么?”我又提出疑惑。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渐渐领略到作者茨威格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功力以及效果卓著的欲扬先抑的写法,继而明白了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

二、图文照应    理解文意

教学文言文蒲松龄的《狼》,当讲到故事“高潮”部分时,让学生观察插图中的人、狼、麦场的细节,再用文中语句“印证”插图内容,学生不仅充分理解了重点的词义、句义,还根据文中的细节描写补充出了当时狼和屠户的心理活动,对狼的狡猾和屠户的果敢有了深刻的认知,对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有了透彻的理解。那节课上得风生水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我也尝到了运用插图的甜头。

《卖炭翁》是白居易鞭挞官吏,同情百姓的名篇。因为是叙事诗,有故事情节,所以学生诗句理解不成问题。而插图中卖炭翁的旧衣旧帽、灰黑脸色、白色胡须、祈求的神态和动作,官吏的官帽、长袍、表情、坐姿,以及高头大马、圣旨,形成视觉冲击,对比鲜明。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归原文,赏析句子,就有了情感蕴积。图、文相融,相得益彰。最后,让学生根据文义想象他们的对话,揣摩他们的语气,模拟他们的动作,还原当时的状态,一下子就把宫吏的仗势欺人、蛮横冷酷和卖炭翁的悲惨可怜彰显出来,文章的主题不言而喻。

三、借图描绘    锻炼想象

教学古代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先不读诗,而是看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描绘画面内容,并驱遣想象说出由画面引发的内在情感。有了画面感及初级体验,再去读诗,在比较中就有了思维的碰撞,感情的升华。这样一个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无论对理解诗意,还是把握情感,都起到铺砖添瓦之效。

再如,梁衡的《壶口瀑布》是一篇游记,重点描写了处于枯水季节的壶口景象,从而歌颂了黄河精神。因为同学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从没有见过壶口瀑布,我就先让同学们观察插图,谈谈感受。学生从画面想象到声音,继而又感受到壮观、磅礴的气势,从而有了有关力量、自由、奔放等精神的初步理解。有了这样的铺垫,学起来就能迅速抓住关键句,再结合相关语句去赏析,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效率。

四、由点到面,了解文化

教学《论语》十二章时,插图中有“至圣先师”孔子讲书的画面。让学生观察:人物穿戴、弟子听课方式、竹简书籍、授课“讲台”等,然后用学生提问、相互释疑、教师指导的方式,帮助他们还原儒家文化的传承方式,了解春秋时期教育的初始状态,与今日之教学形成比较,从而用纵向思维形成初步认知,学生受益颇深。

原来,我们不必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课文插图,就是教学最好用的有效资源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