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个步吧

有氧基础测试

2018-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floodliu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跑步训练计划分成 3 个阶段:

那么,应该何时从第 1 阶段切换到第 2 阶段呢?怎样判断跑者的有氧耐力已经足够呢?这就需要 有氧基础测试

测试方法摘自《你可以跑得更快:跑者都应该懂的跑步关键数据》(作者:徐国峰)

有氧基础测试

注意事项:

  1. 选择一条平坦的跑步路线,最好不要有坡
  2. 温度最好不要超过 25 摄氏度
  3. 测试过程中不要暂停

测试步骤:

  1. RQ 网站中查看自己的配速区间,并从配速 1 区内选择一个配速
选择测试时的配速

我一般习惯选择中间的配速。以上图为例,配速 1 区 的范围是 6:33 - 5:50,对应的中间值大概是 6:11 左右。

  1. 用选定的配速跑 90 分钟,尽量保持速度稳定

  2. 记录第 10、90 分钟的心率(记为:a、b),然后计算心率飘移

心率飘移 = (b - a) ÷ a × 100%

* 心率飘移 ≤ 10%,说明有氧耐力已经足够好,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
* 心率飘移 > 10%,说明有氧耐力还不太够,需要继续第 1 阶段的训练。

⚠️ RQ 提供了一个功能:有氧基础检测。你可以选择某一次的训练数据,由 RQ 帮你分析测试结果。但是对于基本会员(免费会员),该功能在 120 天内只能使用一次。

⚠️ 如果要手动计算测试结果,我一般会用下面的方式:

  1. 找出第 10 分钟属于哪一公里,取这一公里的平均心率,记为 a。
  2. 找出第 90 分钟属于哪一公里,取这一公里的平均心率,记为 b。
  3. 心率飘移 = (b - a) ÷ a × 100%

理由如下:

  1. RQGarmin Connect 上,查看某一公里的平均心率,比查看某一个时间点的心率,更容易操作一些。
  2. 某一个时间点的心率未必稳定,而它所在的这一公里的平均心率相对更稳定一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