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于耳听,而知三才之道
杭州爱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邰文博,带您了解耳与听,
对于耳听的思考源自于对公司自身的产品与服务的分析,以及我本人前段时间患轻度中耳炎的经历。之前我虽然也研究助听器产品、发掘用户需求、做各种数据分析、以及提出各种优化解决方案,但当我真正作为一名罹患耳疾的普通患者,去医院挂号、排队、检查、取药、服药滴药.......反复发作、反复检查、耳痛、耳涨、心烦意乱、CT检查、清洗耳道、清理异物、迷茫、怀疑、无助.....相信这是每一个听障患者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我感同身受,才真正明白原来耳疾是这么麻烦的一件事!我当时甚至已经做好了验配助听器的准备,我很清楚这些听力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能不使用最好还是不要使用,不到万不得已,我还是寄希望于自己原装的零件。
在这几个月里,我一直在思考关于“耳”与“听”这两个字的意义,简单的说来,耳朵是物理结构,听是耳朵获取听觉的能力,看起稀松平常的两个字,其实他们内部的意义并不寻常,我努力的回忆病情从无到有,从轻到重,再从重到轻的变化过程,到底是医生治好了我的耳疾,还是我依靠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领悟,通过对身体的调理最终耳朵恢复了正常,我感觉是自己的身体的修复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仅仅是找到了这个开关的位置,并开启了它,仅此而已。
我的一位师姐告诉我,与其傻傻的吃抗生素、点耳药,不如多给耳朵做按摩,耳朵持续发炎影响听力,可能是身体的内脏出了问题,需要进行内部调理才可以恢复平衡,这句话点醒了我。我们中华民族作为最有智慧的民族,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先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再思考对策,我们古代的先人,从来没有服用过抗生素,从来没有照过CT检测,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古代没有数字助听器也没有人工耳蜗,更做不了复杂的开颅手术,那时的人是如何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调理耳疾?到底是技术产生了需求?还是需求产生了技术?是为了消费而治疗?还是为了治疗而消费?我们到底消费了什么?如果可以花很少的钱,很简单的方法解决的问题,是不是我们一定要追求复杂的解决方法?如果不站在商业和市场的角度,仅仅是站在一个患者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答案又在哪里?我们文化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我带着这些问题工作,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调理身体。每天坚持给耳朵做按摩,按摩身体肋骨附近的肝脏反射区和后腰部位的肾脏反射区,严格控制饮食,进行减脂锻炼,不服用任何药物,短短一个月时间我耳朵的炎症居然痊愈了。对此,我并没有感到吃惊,我只是借助了我们中国人古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解决问题,并且我也坚信按照中国人的智慧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如果我们文化中关于疾病治愈的思维方法是错误的,中国绝无可能成为世界上人口基数最高的国家,既然在人口高死亡率的过去,利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基数,那么在现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为什么不去传承先贤们的中国智慧?于是我开始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
什么是“耳”?什么又是“听”?
耳,古称“窗笼”,《河间六书》称其为“听户”,《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称之为“龙葱”。耳为听觉器官,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近代发现其兼有平衡功能。
《灵枢·卫气》说:“窗笼者,耳也。”《甲乙经》说:“窗笼者,耳前上下脉,以手按之动者是也。”似指听宫。突出于头部两侧,形如喇叭者,名耳廓。耳廓的周围,称为耳轮。耳前上下切迹间突起如屏风者,古称“蔽”。耳廓下垂部分名耳垂,古又名耳珠。通入耳道之孔,名耳孔,即现代所称外耳道。位于外耳道深部的鼓膜,《血证论》称其为”皮膜”。耳廓上有众多穴位,习称耳穴。就耳的解剖结构而言,古人所论多为外耳,很少涉及中耳与内耳。中国古人研究是特点是重内在规律整体思维,而忽略细节研究,对于局部的研究不够详尽,没有进行仔细的解剖和单个组织的功能研究。
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听,ting,从耳从壬(ting,廷声)从悳(de)。〈动〉(1) 形声。本字从耳从悳,,壬( 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2) 同本义 [listen;hear]听,聆也。——《说文》听,形声。本字从旟,ሼ(tǐ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耳内的两个感觉性毛细胞的小区。例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二.[endif]再次解剖“耳”,师法自然的平衡理念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中,以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的理论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肾开窍于耳:《灵枢·五阅五使》说:“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为藏精之脏,肾精充沛,则髓海有余,耳窍濡养有给,表现为听力聪慧;若肾精亏损,则髓海空虚,耳失所养,出现耳鸣耳聋。老年人听力多减退,即与肾中精气减衰有关。
《医林改错》力图从解剖学角度阐明耳与内脏联系的途径问题。他说:“耳孔内小管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而肾藏精生髓通脑,且肾脉贯脊,督脉属肾贯脊络脑,故肾气完全可通过肾脉、督脉上达于脑,而后输精于耳窍。唐容川对此作了概括:“肾主脑髓,耳通于脑,路甚直捷,所以肾开窍耳也。”(《医经精义》)。肾通过脑髓与耳联系的认识,较为合理地说明了肾主耳的机理和途径所在。
中医学的有关资料中,几乎均将耳鸣耳聋作为肾虚辨证的重要指标。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肾与耳的关系作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人们发现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有耳鸣耳聋症状。作肾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的病人常有听力损失。临床和动物实验均证实,耳毒性抗菌素对肾脏有毒性作用,而抑制肾功能的利尿剂也可引起耳蜗损伤。有人在实验动物中比较卡那霉素对肾、耳、肝、脑等器官的毒性作用,发现该药对肾与耳蜗具有共同的特异性作用。现代医学发现,肾与耳这两个相距颇远的器官,在解剖组织结构和酶的含量与分布方面,在水和电解质平衡生理机制以及对某些药物的药理反应上却有类似之处。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认为醛固酮、铁、钙、甲状腺素等为肾开窍于耳的物质基础,中医肾虚证的听力学改变规律及机理、氨基甙类抗生素肾毒性与耳毒性的关系,中医补肾方药在耳科应用等众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不少资料,为肾耳相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无论从基础理论研究,或是从临床实践观察,均发现肾脏确实存在着某些与内耳相似或类同的特性,两者具有某些客观上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现代研究的这些发现,多侧重于泌尿系统的肾脏与耳的关系。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既是解剖学上的肾脏,更是藏精、生髓、主骨、主水、纳气等具有多种功能的集合体。因此,中医肾主耳理论的机理和途径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心寄窍于耳:耳与心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联系,对此《内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载。《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人通于心,开窍于耳。”心本开窍于舌,而舌并非为窍,故有“心寄窍于耳”之说。所谓“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证治准绳》).正是此义。
心寄窍于耳的机理分析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有认为心属火而肾属水,心火肾水互济互调,则清净之气方能上达清窍而使听觉聪慧。若心肾失调,水火不济,则易致听力失聪。临床可见因心火暴盛而致突发性耳聋的实例。有认为心通过其主血脉的功能与耳保持密切联系。心气旺盛,心脉和利,方能血流不息,营养周身,耳窍得养。且心经之别络入耳,加强了心与耳的密切联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别气者,心主之气也。”说明心气在维护正常听觉中起着重要作用。有认为心通过其主神明功能与耳加强联系。心主藏神,而听觉在祖国医学中亦称为“听神”。故心神精明,助于听神,则听觉聪慧,能闻声辨音。
在病理方面,心气不平、心血不足、心火暴盛等均可导致耳疾。如《严氏济生方·耳门》说:“忧愁思虑,得之于内,系乎心。心气不平,上逆于耳,亦致聋聩、耳鸣、耳痛、耳痒、耳内生疮,或为聤耳,或为焮肿。”《古今医统》说:“心虚血耗,必致耳鸣耳聋。”由于精神紧张导致心火亢盛而出现耳胀耳鸣暴聋的病症,于临床时可见到。近有文献报道,以“心寄窍于耳”的理论为指导,用养心安神、通阳开窍方药可有效地治疗心源性耳聋。
耳与肝胆、脾胃的关系:胆系少阳之脉,循经上行于耳之前后,并入耳中。肝胆互为表里,有经脉络属。肝胆之气机失调或蕴生湿热,常易循经上逆于耳,发为耳疾。《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丹溪心法·耳聋篇》也说:“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少阳厥阴者,分别言肝与胆。临床上因耳道流脓或耳道肿痒而辨证属肝胆湿热上扰者颇为多见,因肝胆气逆而致暴鸣暴聋者亦不少见。
脾主运化而升清,胃经循颊车上耳前,脾胃虚弱,受纳运化无力,清阳之气不升,水谷精气不能上供清窍,或水湿内阻上犯,亦可影响听力或导致中耳积水。《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近有不少临床报道表明,用益气聪明汤、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等健脾益气升清方药为主。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耳鸣、耳聋及中耳炎、中耳积水等,具有较好疗效。
耳与经脉有诸多联系,所谓“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中,以足少阳胆经与耳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经起于目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灵枢·经脉》)。此外,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之分支也直接入耳中。与耳有一定联系的经脉尚有手阳明大肠之别络入耳中,足阳明胃经抵耳前,足太阳膀胱经至耳上角。耳通过经络与脏腑及全身发生较为广泛的联系,正是耳针可诊治多种疾病的依据所在。
为五官之一。听觉和位觉(平衡感觉)的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也和心、肝、脾等脏有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通过经络联系,全身脏器及肢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均可在耳部反映出来,故耳廓有与全身脏器及肢体相对应的反应点,即耳穴。通过耳穴可以诊治多种疾病,亦可进行针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肾,在窍为耳。”《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中医讲究的整体的辨证论治的理论,我们可以参考它的分析辩证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
]从《易经》看中医天地人三才之道
中医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所以需要从《易经》里最朴素的思想理论体系里面寻找答案。
1整体观的相通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非常注重“天人相应”
“形神合一”,从整体角度分析与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
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而这种人—自然---社会的整体观是导源于《周易》
的。可以说,中医的整体观是对《周易》理论基础的应用与发展。
《周易》认为宇宙万物始于元气。元气为气化之始,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有了天
地便有了万物”,从天地宇宙中从化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水火为阴阳,风雷鼓动,山泽成
形,“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生物开始繁衍,“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人和天地
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人的规律可以在天地的规律中得到反
映。以八卦与人体的关系为例,八卦和人体结构一一对应。正如《易·说卦》中所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离卦象征人体生命气
化的原动力,和人体命门,心相应。震卦和认同肝胆相应。巽卦在人体上应肺。艮卦与人体
的脾相应。坎卦应肾。坤卦应脾胃大小肠。无疑,人体在《周易》中被视作一个大八卦系统
《周易》依据八卦和人体这种关系,提出八卦人气质分类法。它是世界最早、最科学的气质
分类方法体现了人类气质与宇宙自然界物质属性的统一性;突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
了人的气质不是孤立的。至此,《周易》发展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重视人体自身的
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人体由五脏,六腑等组成
人体的认识和疾病诊治必须注意到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内经》吸收《周易》“天-人
-地”的思想,提出要顺应自然养生的思想,即“舂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与《易·杂卦》
中的“损益,衰盛之始也。”是一脉相承的。顺应自然盛衰规律养生,强调了整体性,人与
社会自然的统一性。即言个体只有立足于内外环境的统一才能生存。人只有“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才能掌握自然法则,实现天人合一。《内
经》渊源于《周易》又发展了《周易》,《周易》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2阴阳学说的相通
从《易经》中开始用阴爻阳爻两个基本符号来体现阴阳,从太极图阴阳合抱到卦象的结
构,从太极阴阳图到四象再到八卦的形成,无不存在着阴阳的互根原理。所以我们说《易传》
开始真正把阴阳作为完整的哲学体系。阴阳爻摆脱了占卜的束缚,而升华为哲学的范畴。
至此,《周易》作为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推广开阴阳的意义,并逐渐开始影响《内经》。医
家结合《周易》的阴阳哲学,提出了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概念一一阴阳学说,灵活地解释
医学现象,进一步推广阴阳。所以我们说,《周易》阴阳爻的关系,及《周易》卦象所寓的
阴阳哲理是中医阴阳学说的起源原。
《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周易》阴阳萌芽于《易经》。尽管《易经》还未直言阴阳,但阴阳却处处体现在卦、爻等方面。正如《易传·系辞》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周易》中,阴阳都是通过“二-二-”“-”,即阴爻阳爻来体现的,直到《易传》提出了阴阳思想。
《周易》中六爻和八卦都象征着一个阴阳消长的周期。例如坎卦,至阴之极,十一月
阳初生;震卦,阳气渐盛;离卦,至阳之极,五月一阴生氵兑卦,阴气渐盛;坎卦,阳又复生。正如薛敬轩所言:“卦之六爻,皆阴阳自然之数。”再如太极图,阴阳线以环抱曲线代直
线,象征阴阳的相对各半,互为消长、互为制约。此时阴多阳少,彼时阴少阳多。《周易》
认为万物必须阴阳气交,始能生化万物。在《周易》中乾元被视为自然界宇宙万物运动的
形动力。《周易》同时也重视坤。坤六爻皆为“一-”,故为纯阴。以《周易》做言,宇宙万
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故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地在天上,天地互交,生化既繁。“万物
负阴而抱阳”“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等皆出于《周易》。因此阴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如失于制约,就会发生偏胜
甚至离决,生机无法维持。太极图阴阳二图合抱即很好地体现了阴阳互存的关系。里眼和白
眼,代表至阴和至阳,象征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也表示阴中含阳,阳中含阴
《内经》在《周易》的影响下,吸取《周易》的阴阳理论精华,不仅设专篇讨论阴阳
而且全书皆贯彻了阴阳哲理。例如,《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等等都提出了关于阴阳的命题: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之使也。”阴阳对立、消长、互根、交感和转化等各种天
系都是中医理论基础的基础。除此,《内经》还以阴阳离合精辟地归纳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
关系,即阴根于阳,阳根于阴。
正是由于阴阳双方互相制约和互相排斥的作用,使机体阴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至于发展太过而为害,才能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内经》不仅将阴阳学说逐步运用到了医学领域,还不忘发展出带有中医特色的阴阳学说一一提出了“阳予之,阴为之主”即阳为根本,阳为主导的观点。这是《内经》最卓越的成就,也是对《周易》的超越。
3象学说的相通
中医藏象学说导源于《周易》,并在天象、物象和人象三者结合中,进行了发展。其中
特别在取类比象上做出了极大的突破。正如《素问宣明五脏生成篇》中所说的:“五藏之象,
可以类推。”以外揣内也由此应运而生,成为中医藏学学说黑箱理论的经典。《周易》“象”
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象,在《易经本义》中这样解释:“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周易》中象
是以卦、爻为基础的。《周易》中的象除了涉及天象、物象外,甚至还主重人象。尽管宇宙
万物错综复杂,然而只要掌握了象的规律,便可触类旁通,系统地认识事物的规律;若能“引
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便可包罗万象。一部《易经》实际上就是一部大象。谈起象就不得
不提八卦。有言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卦中的每一卦其实都有象征。以坤卦为例,
坤卦全为阴爻,全为阴性物质,故象地;由此铺展开去,凡属阴性,在下的事物皆属于坤卦。
那么坤在人体上就象腹部;在家庭中象母亲。八卦象八种事物,以此类推,则六十四别卦象
不同类的事物。如两乾重叠为天,两坤相苤为地。除了卦象,八卦阴阳互抱图也强调万物间
的变化消长,象征着阴阳气化。
《内经》吸收《周易》的藏象理论,提出了独特的带有中医特色的藏象学说。“藏象
字首载于《素问·六节藏象论》,指的是藏于体内的脏器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包括五
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
髓、骨、脉、胆、女子胞。这些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将人体联
系成一个整体。除此之外,中医还将天象和藏象联系在了一起。例如,肝主春,与春气相通
心主夏,与夏气相通等等。中医甚至还把藏象和形象、物象联系在一起。例如,五神脏理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可以说,中医的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
人体生理病理的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周易》中有一些糟粕,但其对中医学说和理论发展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
助听的本质其实是助“人”
我们做助听器,帮助听障人士解决他们的听力障碍问题,本质是帮助人、尊重人!
古人认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不乱,昼夜寒暑依序变化。“地”是指万物籍以生长的山川大地以及各种物产资用。“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应天地以化育万物,最终达到“神于天,圣于地”的理想境界。《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人的存在意义,跟天与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人禀承着天地的正气而生于世间,就应当效法天地的高厚覆载之德,用一颗仁义之心来为社会大众作出贡献。否则,人与禽兽只不过是名字不同而已!儒家讲“仁义”,佛教说“慈悲”,基督教、天主教宣扬“仁慈、博爱”,无非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目标,让人同归于善,让人作为名副其实的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而生存繁衍于世间。倘我们果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圆满落实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则社会人心必然会日趋真、善、美,我们与天、地并称“三才”也就当之无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