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不该为顾及父母而委屈自己?
小姑年方二十,浪迹社会两年有余,聪慧机灵又单纯。
元宵节一过,她便兴致勃勃的收拾行李,准备投奔在广州的好朋友。
“留下来吧!在家附近找个工作不也挺好的吗?”一直沉默看她收拾行李的家公突然出声。
小姑愣了一下,没有回答家公的话。
家公又继续说:要是在家的话,你饿了有热汤,冷了有暖被。只身在外的辛酸你是知道的。
小姑呵呵笑了笑:说得好像我不回来似的。
这时候家婆过来搭腔:其实在外面工资也没差多少,除去你的食住行,剩下的也不多,在家的话我们包你吃住,你工资还能留多点呢!加上家里人相互有照应,齐齐整整多好呀!
气氛有点伤感,小姑赶紧打着哈哈:我以后总要留在家里的,干嘛不趁年轻多出去闯荡一番呢!
“是啊!你还那么年轻,闯的机会有大把,那就先陪爸妈几年,等你再成熟点,积累经验了,或者是你嫁人了,或者是到处求职了,那时我们就没有权利要求你留在身边了。”家公语重心长的说。
小姑看着刚收拾好的行李,陷入了沉默当中。
我默默的转过身,轻轻的叹息:这真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选择,一边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边是留恋自己的亲爱父母。选择留下,心有不甘,选择外出,心有不安。
看着小姑忧郁的面容,我知道她正在纠结如何取舍。
我们该不该为顾及父母而委屈自己?朋友L也碰到这个难题。
L毕业于本市师范大学,目前在一家乡村小学任教。
前两天闲来无事,便在微信与她攀谈,了解一下掌管一大帮熊孩子的感受和心得。
“我觉得我像行尸走肉般!我完全无法喜欢上这份工作!这种周而复始的状态让我麻痹了!”
L回复很快,三个重重的感叹号仿佛暗示了她此刻的歇斯底里。
我有点震撼。
“那你有什么打算呢?换个工作?”我问她。
“我没打算啊!还是得和熊孩子大战三百回合”她发来一个大哭的表情。
“既然那么不喜欢,干嘛还委屈自己呢?”
“唉!主要是因为家里人啊!烦得很,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好,特别适合女孩子,有寒暑假,有公积金,有各种保障。我不想拂他们的意,我是身不由己啊!”文字上满载L的无奈与委屈。
“因为顾及到家人的感受,我要时刻控制脾气,收敛习性,不敢让他们看到我的不满和怠惰,然而到了学校又得面对年幼的学生,不免总会心头焦躁,我快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了!唉!”L又一声叹息。
“那你能够适应这份工作吗?实在不喜欢别勉强啊!”
“也许有天会适应吧!说实话,看到学生进步听话还真是很欣慰的。”
“那就好,你会适应的,加油!”我看着毫无温度的文字传送过去,不知道L会不会感觉到我的祝愿完全不走心。
不喜欢一份工作,真的靠加油就能够适应又不委屈自己吗?
我们该不该为顾及父母而委屈自己?为了让家人开心满意,我们都只好委屈自己了,我们变得孝顺,懂事,但是我却觉得过得一点都不开心。
从小到大,几乎都是活在父母的告诫和希望当中。父母希望我们认真学习,成绩优异。希望我们礼貌待人,懂事乖巧。希望我们行为端正,严己律人。然而当时年少轻狂,目中无人,叛逆心理明显突出,不想听话不想照做,按照自己的想法我行我素,活得自在又自然。那种果敢,冲动,执着,直率,暴躁的性情多么讨厌又可恨。放在今天却显得可贵,可怕,使用任何一个都觉得愧对他人。
曾经的我们,面对父母的训斥,教导,毫不在乎,那么意气用事。
现在的我们,面对父母的建议,要求,积极响应,变得感情用事。
像以上两个案例,用沉默无声辩解,用隐忍委曲求全,这样的好孩子确是能让父母满意开怀,可是你自己呢?满意开怀吗?继续隐忍万一让亲情关系更为紧张而脆弱呢?
论语里有一句话叫:父母在,不远游。意思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远游,子女守候在父母身边,早晚请安,嘘寒问暖,尽其之孝道,其乐融融。所以,父母守住儿女,盼他们平安快乐,儿女守住父母,盼他们健康,安逸。孝敬父母就不要远游了,但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1.要远游可以,但要告诉父母你的方向和目标,让父母心安,2.出去游历要有方法,有去处,有目的,而不是漫无目的去玩玩就算了。虽然谁都希望能和儿女朝夕相处,但在父母心中,儿女去做她自己喜欢的,乐意为之拼搏的,有成就乐趣的事,才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对成功的追求。
我们该不该为顾及父母而委屈自己?只是你要记得,有收获的时候,带给父母几分共享的喜悦之情,记得常回家看看,记得游必有方。
新年已过去好久,相信有很多朋友正为离家还是留家而踌躇不前,其实做出选择不难,如果远方有诗和田野,而你有野心与斗志,那就勇往直前去追寻,父母健在,游必有方,相信父母更愿意看到你为事业或爱好奋斗拼搏的样子,而不是你的委曲求全和唉声叹气。
很欣慰,小姑子最终是拎起行李,踏上北上的列车,去创建自己的圈子与目标。父母虽有不舍,但是都以微笑送她远行,我赞赏她的勇气和果敢,也相信她的选择和方向。
希望你们也尽快选择,不管是勇往直前为未来,还是委曲求全为家人,希望这个就是你最好的方向。
我们该不该为顾及父母而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