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调性
上周,小组内对前一段时间的写作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个人文章发表数量以及传播量都有不错的表现,看着这些,内心很欣慰。
回想两个多月以来,从最初开始写的时候不知如何下笔,到后来认真精读行业媒体知名记者的稿件,再慢慢在实践中深刻理解核心信息,到最后得心应手。一片3000字以上的深度文从动笔到最后交稿可以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而且一字不改通过审核并在行业媒体发表。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进步,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逐渐一步步的把握住了——文章的调性。
不好说但很好感受
调性一词在很多有关品牌、文案、营销等领域都经常被提到,而这里所说的文章的调性,在我看来,就是:
一系列不能用简单语言具体一一描述,但是加在一起却可以让人能明确感受其整体特征的集合。
从我总结的这个定义来看,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
- 一、不能简单描述;
- 二、整体可以明确感受。
首先,不能简单描述并不是不能描述,而是描述起来比较复杂。一方面是构成文章调性的因素很多,包括整体行文的结构、用词的尺度、字数、核心思想的价值观等等。它是多方面的,而且每个方面都包含很多细节。这就使得仅仅给你一个提纲,你在不熟悉所要的调性就动笔,写出来之后的文章别人虽然说不上哪里不妥,但是整体就觉得不搭,这种说不上来的不合适其实就是调性的不对。
其次,调性是可以明确感受得到的。就比如面试时,面试官往往通过你几分钟内短短的自我介绍就基本可以对你的性格、修养、能力有了基本的判断。调性也是如此,它是一种多种因素混合而成的整体特征,非常容易感受。
所以,有时候你很认真写的文章,写完自己也比较满意,但是投稿的时候就是不被接纳;有时候你很随意写的文章,发出去后确得到大家的追捧,点击率很高。这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和文章的调性有关,调性相符则很容易被接受,调性不配,即使文章本身不错,也很难在特定的渠道发表并得到很好的传播。前不久,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版app上看到一则征稿启事,里面就时明确写到:“如果你觉得你的文章符合我们的调性”。招聘的人也真会省事,一个词就把很多条对文章的要求概括了,极简练又准确。
用精读来掌握调性
既然认识到了调性如此重要,那么对于某种文章调性有没有快速训练的办法呢?
当然有!结合自身的经验,我认为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精读范文。就像所有作家都是在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基础之上一样,要写某种调性的文章,就选这种调性写的最好的几篇文章来精读,一字一句,一段段的精读,分析段与段之间的结构逻辑,每一段与每一段之间的关系,每个段落中首句和其它句之间的展开方式。
总的来说,读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和分析其文章的结构,展开的逻辑,用词的习惯,政治的尺度等等。当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结合心的范文进行印证,在写作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框架和要求去做,就很容易写出所想要的调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