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你们在哪里,经历着什么样的故事?
炎热得夏季过去,暑假结束了,学生也该陆续返校了,吃过中饭后,送三妹去了火车站。
十多年过去了,北京西站好像一点没有变,还是一样得拥挤、热闹、又如此悲凉。
记得十年前第一次来北京时,就是在西站下的车,那时候的北京西站就像收容所,找不到工作的人晚上都是在这里留宿。
而每次从这里来回的我们,连个硬座票都抢不到,每次回家都得站十六七个小时,而且挤的只能够落脚。
北京西站旁边有家《三八家政公司》,很多来京务工的女人都会在那里找工作。
由于手续比较繁琐,一般来这里的用户都是来找住家保姆的。
记得那时候进京打工的女人,不管年龄大小,到北京后肯定先去那个公司报道登记,然后找一份保姆地工作,稳定且工资有保障。因此它也被称之为进京务工妇女的娘家。
但是这里唯一得条件就是每晚要交10元钱的住宿费(含一顿早饭),按理来说,跟免费没什么区别,可还是有很多人交不起,我的一个小姐妹就是其中一个。
那时听说她来北京了,我请假去公司找她,但没找到,问了一圈才知道她因为没钱交住宿费去了西站的候车室过夜。那时候手机还没那么普遍,所以根本就没法联系,我在西站绕了好多圈后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她。我说:“跟我回公司住吧!钱我替你交,”(因为我那时住宿舍,没法带她去我那里)
但是她特别倔,怎么都不肯,说服不了她,又怕她一个人不安全,我只说:”那我留下来陪你吧!“她还是不肯,怕耽误我第二天上班。我说:”你什么都没拿,连个报纸都没有,晚上怎么睡觉啊?“
“你想什么呢?这里老是时不时的来赶人,怎么可能让你安心睡觉?”她对着我翻了一个白眼。
我四周看了一下,到处都是七倒八歪、或者三五成群聊天玩牌的人,我问她,”那如果有人来赶你们,你们怎么办?“ “先找个地方藏起来,等她走了再出来……”后来我还是没能劝她回公司,只是等来了很多和她一样交不起10元住宿费的人们。看到她有伴了,我也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回来了,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生活地不易。
但那时的我们还没有被生活洗礼,也没有经历过人心的险恶,心思单纯、善良,傻乎乎中透着可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面对如此境遇也并没感觉到它的艰辛。
在北京待了四年,来来回回间,西站变成了我最熟悉得地方,对于那些白天找工作,晚上来西站借宿得人也不再感觉可怜,对于这里的拥挤和热闹,也由刚来的不适应渐渐变得习惯了。
四年后的愚人节,我坐上了去南方的车,从此西站的一切也就和我失去了联系。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每次回家都是匆匆忙忙得,为了赶时间,火车换成了飞机,或者赶不忙时回家看看父母,没有去赶过高峰期,回家也就变得不再拥挤。
我不知道南方得火车站是否也有收留过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也会在半夜的时候被赶来赶去?这些我没有去探究,也就无从知晓!
这次送妹妹返校,我原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北京西站肯定发生了天翻地覆得变化,连我这样落魄得人都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虽然不大。那么其他人的生活也应该变得更好了吧!我如此想着。
但是当我站在这里的时候发现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仿佛这十年只是我的一个梦,如今我还在这里,那些人也还在这里,西站还是他们的栖身之所,被他们当做枕头的行李袋也还是那个红蓝白条纹的蛇皮袋……唯一变了的,是她们脸上的表情,变得漠然、疏远。
也许现在的他们已不是当年的他们,也许十年前的那批人早已进入了另外的一种生活,经历着不一样的故事,但他们那时的身影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记得那时候的他们总是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天,打扑克,虽然身处如此境遇,但他们的脸上是如有活力;而现在的这些人,他们到底经历着什么样地生活?让他们大白天或躺或坐在冰冷的地上,眼神是涣散的,表情是木然的,透露出来的全是沧桑……
返程的地铁上,我看着一张张漠然的脸突然有些感慨,这些人脸上的表情,跟车站的那些人又何曾的相似,却又如此不同……
出地铁后我站在天桥上,抬头望着那湛蓝的天空和白云思绪万千,春去秋来、四季轮换,我的人生是否也短暂到一闪而过,最后什么也不曾留下,或许,会如同那秋天的落叶一样,飘飘荡荡,孑然一身、孤独终老……
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我刚到北京时的样子,那时因为家里困难终止了学业,心情不好到极点,望着夜晚灯火通明的北京城,感觉自己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孤独,害怕;但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的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混出人样来。
可是因为自幼胆小自闭的性格,一路走来一直是跌跌撞撞,经历了社会的各种磨练,想再想想我都不知道是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
记得那时候唯一做的最大胆的一件事,就是一个人大老远跑去电影学院,想去跟他们要一个招生简章,想着梦想既然难以实现,看一下也是好的。
在门口转了半天都没敢进去,最后只能很没出息的回去了,可是又没法说服自己死心怎么办呢?最后就给电影学院的校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忘记了,但记得有满满3页纸。
信是写完了,却寄不出去,因为不知道校长叫什么,可是既然写了又不能说服自己不寄,怎么办?
最后灵机一动就写了<电影学院院长收>,寄出去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万一收不到怎么办?
惊喜的是几天后竟然真收到校长的回信了,记得信的内容大概是:“小马你好,你的来信我已收到,为你不能成为我们学院的学生感到遗憾,为满足你的心愿,为你寄来一份招生简章……”信的最后说这简章要收费的六块钱的费用,于是我一分钟都没等,立马跑到邮局寄了6块钱过去。后来有收到一封他们开办的演员短期培训班的报名通知,但因为2万的巨额学费,只能让我望而却步。现在回头想想,那时候的自己虽然胆小懦弱、不懂的任何人情世故、做人做事很傻很天真,但最起码她活的简单且不被世事所累……
十年的光阴就这样一晃而过,曾经在这里许下的豪言壮语变成了过眼烟云,不知道那些跟我一起畚斗过的同事和朋友现在都怎么样了?突然很想他们,不知道现在的他们都在经历着什么样的故事?是否实现了当初对自己的承诺……记得那时的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小情绪而闹不愉快,甚至会说出“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气话,但没几天就会和好如初,一起畅想未来,一起加油打气。现在想想会觉得好笑,也很羡慕。
之前和同事聊天,聊起以前那些在一起互相温暖又互相折磨的同事和朋友,虽然和他们早就失去了联系,但却清楚记得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我说:“如果当时的我们能想到也许有一天大家会各自安好,那么当时的我们会不会就会多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不那么任性,不耍小孩子脾气……但也只是如果,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人和事,也终究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马伊琍说:“人生没有对错,只有成长,”十年前的我们很傻很天真,流过很多委屈的泪水、也摔过很多次跤,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有失望甚至绝望,但我们始终都挺了过来,然后变的越来越坚强。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在下一个十年以及未来的几十年,不管在哪里、不管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都能够不忘初衷、珍惜当下,不被世俗所累、不被年龄绑架、一步一步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