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的积极者
2022-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秋水伊人影
《遮蔽的天空》里的波特孤立于他人,最终陷于虚无。“我觉得我们害怕的是同样的东西,害怕的理由也完全一样。我们都不曾找到全情投入生活的办法,我们孤悬在自身的价值之外,坚信自己只要再经历一次颠簸便会坠落。”主人公的命运渗透着作家对自我与他人关系以及个体不懈追求生命意义的思考。
与波特不同,妻子姬特在他死后,极力回避面临的处境,拒绝责任、拒绝选择。如行尸走肉般在撒哈拉沙漠中游荡,一步一步地在自我放逐的路上越走越远,满足无须思考的莫大自由,最终在释放原始天性中沉伦,堕落,毁灭。“她正奋力抵触自身的存在。她所想做的不过是照常吃饭睡觉,然后顺从地迎接征兆的降临。”
面对现实是实现自由的先决条件。萨特认为,只有通过反思和面对所处的境况,自为才能实现超越。姬特的结局无疑是她拒绝承担意识和责任重负的后果。
存在主义一方面强调个体的价值, 同时也重视个体与世界密不可分的关系。波特不甘心沉溺于大众当中, 他选择主动追求自己的个体价值, 只不过遗憾的是他最终没能带着他独特的自我重新投入世界, 而是迷失在孤独的命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