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吾家小史—与谣言相伴相随的三代人

2018-01-22  本文已影响22人  千层锦

余秋雨这个名字只是听过,从来没看过他的文字。感谢我的无知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第一次读才会那么震撼。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看一本书,发现每一句话都喜欢。如同发现了宝藏,看到了灯塔。只看到了序就想把每个句子多读几遍,想把那表面的文字、背后的历史、深层的人性牢牢地记在心里。想紧紧抱着余老的大腿,想一睹他的真容,受受他的滋养。

这种震撼还只是来自于只看了文化苦旅的序,看完后和一个同学谈起他,她说她不太喜欢这个人,因为个人作风不太好。听到这样的话我有点后悔,后悔我不该和她说起,这并不是说怪她,而是我了解我自己,经她这样一说我的心会被扰乱,我怕我自己不能完全沉浸在他的作品里了。我还不够强大,不能摒弃所有,坚信自我的感觉。

今天去到三联韬奋书店看书,找了半天文化苦旅的纸质书没有找到,只好拿了一本他的《吾家小史》开始翻阅,还是从序开始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仍然是每一句话都想多读几遍。用了6个小时读完,基本上没有这样正儿八经的喜欢过一个正儿八经的文学大家的作品。这样吸引我一直看下去不走神不跳戏在之前一般只是言情小说。感谢他让我看到这么合我心意的文字,这么动人的历史,这么深刻的人性。

更要感谢的吾家小史,在我听到关于他的负面新闻时适时的出现了,因为这是时隔20年后他首次对关于他的各种诋毁进行阐明。感谢,我的心可以归于平静。

吾家小史主要讲的是作者一家三代人从文革时期到当今社会在谣言中起起伏伏的岁月。作者说,中国文化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毛病,毛病中最让他心痛的是它纵容谣言。他用八个押韵的短句概括谣言在中国的优惠待遇:

造谣无责,传谣无阻;中谣无助,辟谣无路;

驳谣无效,破谣无趣;老谣方去,新谣无数。

他还说广大民众喜欢谣言,期盼谣言,参与谣言,庇护谣言,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也就是集体文化本能。

余老说,不为谣言自戕,不与谣言争辩。但这不代表谣言伤害不到他,他全家三代人深受谣言之苦。

历史曾给他的祖父和父辈带来了自然灾难,英国为了扭转在中国的贸易逆差,往中国输入鸦片,余秋雨的爷爷就是因为吸食鸦片把家产败光还欠了一堆债,最后死在了鸦片上。祖母是个很有原则的老太太,把在英租界的房子卖掉还清了所有欠款,在战争年代从人人想去躲避战乱的租界搬了出去。而也因此,他的一个个孩子死在了各种传染病下,最终七个孩子只剩下了3个,余秋雨的父亲、叔叔和姑姑。而他的姑姑是个先进的革命份子还是个小领导,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死于难产。

如果说这些是历史带来的灾害,那他的父亲和叔叔就是陷于谣言带来的人文灾害。叔叔在文革期间死于《红楼梦》,因为有人揭发他吹捧《红楼梦》是放毒,叔叔与造反派辩论说《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名著,因此被游街,刚烈的叔叔忍受不了屈辱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割脉三次而死。他的爸爸背的谣言更大,关于反共一类的,被关押了10年,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来又遭遇了自己儿子的谣言,生病住院时天天看着有关儿子的负面新闻,突然摔了一跤去世了。余老看着病床前他父亲看过的关于他的新闻报刊,把这归于杀父之仇。

余秋雨本人也已被谣言包围了20年。在他辞去了各种职务之后,关于他的谣言就多了起来,文史差错”,“文化口红”,“地震捐款”,“深圳赠房”,“美女作者”,“离婚声明”等等 。这些谣言与时俱进,面面俱到,我现在在网上都能搜到,但是我没有点进去看,我不想去辨真假,没有精力。我选择去相信他,因为我相信看到的文字,相信一个博学的文人更是没有有精力去做那些无聊的事情。

再回头看看我经历过的那些谣言,我曾经被造谣过,也曾眼看着别人是怎么造谣的。

先说说我是怎么作为一个观看者的,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班里转来一个比较漂亮的女生,她好像和一个男生关系不错,这引起了暗恋那个男生的另一个女孩的嫉妒,她开始在班里说这两个人经常做一些很亲昵的动作,甚至当着这个女生的面去模仿。当时觉得好玩,她表演的时候我也会看热闹,围观大笑。但是有一天女孩的爸爸醉醺醺的闯进我们教室,说:“我女儿哭着跟我说过好多次班里有人造谣,我觉得你们小孩之间开玩笑,没当回事,但你们不能一次次太过分了,谁说闲话了,站出来!”最后老师把他劝走了。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去找造谣的同学聊聊,我印象中应该是没有,但是最后也没再出过这样的谣言了,年纪小,估计也被吓到了。那么小的小孩子都会凭空去造谣,且对另外一个人造成那么大的伤害,可见造谣的危害。不属实的事情不能乱说,不了解的事情不能乱跟风,这种基本素养,家长从小就该教育了,可惜的是当时我们的家长们素质本来也不高。

再说说我是怎么被造谣的,初一的时候有个新同桌,他说你就是那个谁谁谁吧,你之前暗恋过**,他给我们讲过,有个女生暗恋他种种,然后坏笑。而我想了半天才想起他说的**是谁。那也是上小学时,班里来了个转学生,我是学习委员,发作业本的时候看他进屋子给他开了个玩笑说,你走错教室了吧。印象中也就这么一次交流,后来他就转走了,很好奇他是怎么觉得我暗恋他的?后来初中有集体活动的时我也见有些女同学在议论这件事情,那眼神那表情真的是可笑极了。我曾经很气愤,扬言要去告诉老师,老师不管就去告诉校长。但是年纪毕竟小,睡了一觉就不生气了,爱说说吧。但是那些传播谣言的同学是注定不能成为朋友的,那说悄悄话的表情实在是太猥琐了。而这位自称我暗恋他的我已记不起名字的男同学,获取当时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所以在转入新学校后告诉别人曾经有人暗恋他。

我开始思考关于谣言这种“文化”,为什么有人喜欢造谣,有人喜欢传谣,有人喜欢观看被造谣者出糗呢?我猜大概有三种心理,一种是自卑,一种是嫉妒,一种是幸灾乐祸也就是自己日子过的太苦太无趣了,巴不得看别人出丑找寻点心理安慰。

余老的造谣者大多或是出于嫉妒,或是出于报复,或是出于利益。

因为余老曾经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最年轻的高校校长,最年轻的厅级官员,还执掌上海市很多人的职称评选。

嫉妒他的人在他费尽力气辞去所有职位去探索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时,平生出各种谣言,有趣的的是造谣者以此作为自己的事业。这个人的生活价值全都附在造谣上,这一辈子也太无趣了,临终的时候回忆自己的一生,满嘴谎话,除了靠造谣养活了自己毫无价值,有现在的话说,良心不会痛吗?

还有些媒体呢不辨真假争相报道,因为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设轰然崩塌特别能吸引人眼球,大众喜欢这种逆反刺激。就好像娱乐圈的某对夫妻,离婚或者一方出轨,这样的新闻会呈轰炸似的传播并很快成为人人的谈资。

而这些媒体不分青红皂白狂轰乱炸也是为了利益。对他们来说自家网站的点击率才是命大的事,关系到自己的每个月的工资和年终奖。所以我不管你是被栽赃陷害还是会因此家破人亡,我不报道就被别家抢了风头。

而大众呢,在媒体呈现的确凿证据面前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关于我的谣言,我觉得造谣者是出于虚荣心,而传谣者是因为幸灾乐祸,我只能说是当时大家的素质都比较低,没人知道谣言到底是什么东西,到底有多坏,尤其是小孩子,肆无忌惮的把心里那点恶释放出来了。

作者最后说他却也因谣言而产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还告诉读者:“祸福相依、善恶相随的古典哲学,一点不错。如果哪一天你们眼前的坏事已经坏到匪夷所思,那么,千万不要沮丧,里面一定埋藏着一个重大契机。”这只能是苦中作乐吧,任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亲人和自己一起背负20年的谣言,受邻里街坊的冷眼相待。

写在最后,很多人面对谣言都是逆来顺受的,因为不想把精力放在无聊的事情上,也怕越描越黑,可是有些时候谣言的杀伤力之大,让你无处可逃。当今社会通过网络通过各种后期制作,越来越肆无忌惮,传播范围也是一夜覆盖到十几亿人的智能手机里。但是对于造谣者似乎并没有监管部门或者没有人去严加管束。生命不息,造谣不止,我庆幸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没有被造谣的必要。同时希望更多人,面对谣言能够辨别或者说不跟风。更希望更多的媒体人多传播正能量,毕竟大众听多了谣言也会麻木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