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那些事儿#《尚书》17:舜代表着一种文化母体
尧典第一上 虞夏书一
帝曰:「俞?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这四句相对好理解一些。
原文 帝曰:「俞,予闻。如何?」
司马迁注俞为然,然也。予作朕,也就是我。典出《释言》与《释诂》。
对于四岳的推荐,帝尧说:“好,我听着呢,怎么说?”
原文 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
司马迁注:瞽就是盲,舜是盲人。象是弟的意思。
《孟子》说象,舜的异母弟弟。
顽,《广雅》、《释诂》注解为愚钝。
嚣,《说文》解释为说话声,多话的意思。傲,就是倨。倨傲今天我们连载一起用。
四岳说:“舜是盲人,父亲愚钝,母亲多话,弟弟倨傲。”
舜的家人代表小市民的典型图景:愚钝懦弱的父亲,对得理不饶人、说话像机关枪的母亲唯命是从,弟弟又持宠而娇,对这个身体有疾的哥哥大概是看不上的,觉得很多余。这是有文化母体的场景,换一个角色大家就都认识了——灰姑娘。典型场景、典型母体、典型冲突。文化母体,生生不息,古今中外不断上演。
原文 克谐以孝烝烝,
司马迁注:克就是能,谐就是和,和谐今天我们连起来用。
烝烝,《广雅》、《释训》解释为孝。谓之烝烝者,是说德孝厚美。烝烝《韩诗》说是美的意思。还有厚的意思在内。
克谐以孝烝烝,能够以深厚的孝行使家庭和谐。
原文 乂不格奸。
司马迁注:乂(yi)解释为治,格解释为至。来源于《释诂》。说舜能够内治,没有奸意。这里的奸,理解为奸诈的奸。
舜能够以孝行和谐家庭,又没有因为这个扭曲人性。
原文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显然尧帝存有疑虑,说我试试他。
司马迁注:于是帝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通过两个女儿来观察舜的德行。
郑玄说:不言妻,不告其父,不序其正。猜个大概,具体不是太明白。
女于时,杜预注解《左传》说:把女儿嫁给别人作妻子,叫做女。时《释诂》解释为是。
刑在这里是法的意思。
尧帝说:“我试试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看看他是如何对待我的两个女儿的。”
这里的语境显然已经是父系氏族的时代了。
原文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司马迁注:舜饬下二女于妫汭。
马融注:水所出入的地方叫汭。是传统农村讲水头的概念吗?还是水的源头?
降就是下的意思,今天“下降”我们连起来用。
尧帝的两个女儿,分别是娥皇、女英。
嫔,《尔雅·释亲》解释为妇人。
《后汉书》说尧帝的女儿下嫁给虞,屈尊降贵,勤修妇道。
舜带着帝尧的两个女儿住在妫汭,娥皇女英勤修妇道。
对于四岳的推荐,帝尧说:“好,我听着呢,怎么说?”
四岳说:“舜是盲人,父亲愚钝,母亲多话,弟弟倨傲。而他能够以深厚的孝行使家庭和谐,又没有因为这个扭曲人性。”
尧帝说:“我试试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看看他是如何对待我的两个女儿的。”
舜带着帝尧的两个女儿住在妫汭,娥皇女英勤修妇道。
尧典第一上 完。
一个疑问:龙山文化时代,政教合一,统治者往往也是大巫师。舜只靠德行就能继承帝尧之位吗?
打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