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能否缓解焦虑?
为什么会有这个题目?
首先是最近我又有些陷入焦虑情绪中。具体表现就是每天早晨醒来,不想起床,即使起床也会再躺到沙发上迷糊。不是没有事情可做,也并不是有那么累,潜意识里只是有些慌,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躯体上的表现就是乏力以及无所事事。
其次是最近阅读了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写的日本工匠的守破离这本书,不自觉的沉浸其中。既为工匠们的精神所感动,也不禁有些羡慕。这些固守着传统技艺的人,朴实而坚定,为后世留下精美之物投入其中。坚定、行动、无动摇、淡定贯穿其中。
我常想我为什么会焦虑?一边在自责,一边又不想有所行动。如此以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焦虑越不想做,越不想做越焦虑。就在昨天,我忽然想,不如放过自己,就不要苛求自己。不愿意做就不做,坦然接受自己的这种状态,不愧疚不内疚。想做时再去做,权当给自己放了个假。这样想来之后,心里瞬间轻松许多。第二天早晨醒来,感觉也更有力量了。
再回到关于我敬仰的工匠们的话题,工匠们会焦虑吗?是什么支撑他们一路前行?他们焦虑时会怎么办?在书中,我看到那个修缮工匠大师也曾经因为自己的工艺而想要切腹自杀的时刻,对自己的过度要求总是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焦虑实际上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没有焦虑就意味着对自己没有要求。只是这焦虑应当适度,不要因为完美而逼死自己。这可能是焦虑的人经常会进入的思维困境。
工匠们能够摆脱焦虑,沉浸式的工作进入心流状态,在我看来得益于他们既有未来的目标也有比较严格的自我约束。从生活状态和时间上都为自己做了规律性的保障,避免因为过度懒散的精神和生活方式毁掉日常。闲暇时刷手机,刷一会儿就几个小时过去了,难以撤离又很空虚。刻意疏离才能有效避免。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点滴日常就是这样让我陷入了无所作为的焦虑。
工匠们的生活目标简单却很不容易“要留下无愧于自己的东西”。无愧于自己,又能为后世称道。那必然不是简单的完成,而是要不断跨越的过程。没有穷尽的追求做到自己的能力极致。又不轻易为潮流和市场所左右。有了这样的目标,不必拘泥于眼前一时的困境,受困于心。
守破离,守住内心,破除拘束,离欲离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