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理事会·读书圣贤书友会

323.体悟经典|孙子兵法1:慎战,慎启争端

2021-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丁与卯摄影

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日更挑战第295天,原创千字文第323篇。

即日起,大海决定,潜心研读经典,力争每日精进一点点。

先从《孙子兵法》开始,虽然力有不逮,都是一己之见,若有偏颇解析,敬请众位海涵。

《孙子兵法》第一节“计篇”,孙子开宗明义,提出了“慎战”思想。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释义】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死生,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研究的。

【解读】

战场征伐,倾尽全国之力,关乎国运盛衰,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认真研究。

大海认为,对当下人际交往,也有借鉴意义,告诫我辈:慎启争端。

大海斗胆放肆胡言,姑且从4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个人见解。

01没事不惹事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都说,人心隔肚皮,人不可貌相。

一方面,人心难测,虽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少。

另一方面,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上有人,不要贸然得罪于人。

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关系网错综复杂,利害关系隐秘纠结。

比下都有余,比上都不足,如若开罪某人,很可能牵一发动全身。

故而,与人为善,实质上是为自己铺路。

泱泱大国,谦谦君子,都善于“以和为贵”,至少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

02有事不怕事

社会上,牛鬼蛇神俱在。生活中,三教九流共存。

所以,除去天灾难免,还有人祸捣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总会有些许磕磕碰碰。

不惹事,并不代表懦弱,只是一种主动防御,会被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视为“软柿子”。

如果事情找上门来了,那也不必发怵,坦然待之,从容应对。

不怕事,是一种“心胜”姿态,也是一种能力展示,只有“有备”的人心中才“无患”。

欺人太甚,不必谦让,人生看淡,不服就干。

不怕事,是不惹事的底气,也是摆平事的前提。

03出事摆平事

恃强凌弱,弱肉强食,是原始丛林的生存法则。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国家交往,还是人际交往,总有人信奉“丛林法则”。

如果忍无可忍,那就无需再忍,该出手时就出手。

事情摆上案前,那就看看谁的拳头硬,用智慧、计谋、实力来摆平。

摆平,是一种水平,需要综合软硬两手实力做后盾。

所以,平时要多积累“几把刷子”,关键时候才亮得出来“撒手锏”。

04事毕还管事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毛先生思虑再三,决定抗美援朝,惨重代价换来了宝贵和平。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有些人狼子野心,不被打疼了,Ta不会服气、不懂畏惧。

如果来软的不管用,那就软硬兼施、恩威并用,打到Ta心有余悸、跪地求饶为止。

对于“记吃不记打”的主儿,更该让其长记性。

打得赢,才不怕打。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要开打,就彻底将其打趴下。

这就是战争的辩证法,也是人际交往的不二法则。

欢迎关注@丁与卯(全网平台同名),体悟生活哲理,留存时代印记。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齐帆齐8期写作营,打卡第3篇,第1周主题文章,字数1210,累计3323字。年度进阶营第236篇,累计406853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