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澜梦•文八锦书香澜梦

身边的礼仪

2024-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柚小兮

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5期“礼”专题活动。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强调道德修养和礼仪的重要性,这些观念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礼尚往来,所谓有来有往也是这个道理。小时候妈妈总是教导我说,见人要打招呼,要主动喊叔叔伯伯。小的时候只是一直听妈妈说,见到的人该怎么称呼,不能不说话。这是见面的礼仪,也是礼貌。那时候年龄小,也比较害怕,每次上初中和高中回家,就怕走到村东头桥头边,记忆中的桥头上总是坐满了人,那时候总是想要赶紧溜过去,那时候好希望还有其他路可以走,说话吧不太认识,不说话吧又显得特别没有礼貌。于是,每次都是硬着头皮走过去,不知道喊什么就什么也不喊,随便说句话就走了。有时候他们也会问我怎么回来的,渐渐的开始习惯了路过,习惯了说话。长大后,还是会走到桥东头,只是那里坐着的人很少了,不像以前那么多了,我开着车路过,也可以直接走过,不打开车窗,可能别人都看不到你是谁,但每次我经过村里人旁边总是摇下车窗,和他们打招呼,完全没有了小时候的局促和不安。后来,听妈妈说,别人都说你有礼貌,每次经过都主动说话打招呼。夸妈妈的儿女比夸妈妈自己都开心。妈妈的言传身教也给予了我很多的鼓励。后来,我上班和遇到的每个人都会打招呼,他们也会因为我的打招呼而开心。能被人特别记住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生活中,不说脏话也是一种礼貌。我们都喜欢和文明礼貌的人一起玩。那些因为闯红灯过马路的人,所发生的车祸仍历历在目;那些因为喝酒开车而妻离子散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那些随地乱扔垃圾,随便大小便的人仍不在少数。

“食不言,寝不语”是一种礼貌;别人在阅读,我们不去打扰也是一种礼貌;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也是一种礼貌。

礼仪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生活中处处可见其的影子,我们也深知无论以后走到哪里,都离不开文明礼貌。没有人会喜欢满嘴脏话的人,也没有人愿意成为那样的人。

在学校的时候,经常交代看到老师的时候,要主动问声好,可是大多数同学看到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撒腿就跑。有些同学甚至上课的时候拿的其他课本,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上什么课拿什么书,可有时候学生偏偏不那样做。禁止随地扔垃圾,可仍有人把随手撕的纸张揉成团扔了出去。我们时刻都在纠正不文明行为,也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要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

生活中处处透漏着我们的修养,无时无刻显示着我们的社交礼仪。

连小孩子都知道离开了说拜拜,可是有成年人却视而不见。

生命只有一次,那些因为不文明驾驶,而遭受不幸的人,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的。

愿礼仪之风刮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愿我们都能在文明礼仪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