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摄影

读曾国藩日记五十九【655】2024-1-30

2024-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张东日记

读曾国藩日记五十八【654】2024-1-30

原文

早起,吐血数口。

不能静养,遂以斫丧父母之遗体,一至于此;再不保养,是将陷入大不孝矣!将尽之膏,岂可速之以风?萌蘖之木,岂可牧之以牛羊?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况我之气血素亏者乎!今惟有日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而已。

是日出门谢寿,补拜年,酉正方归。树堂来。夜,岱云来问病。

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初十日

旧病复发

三年前,曾氏“病热”,情形严重,差一点命都没保住。今天又吐血。病热与吐血,问题都出在肺病上。曾氏年纪轻轻,便患上当时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痨病,确乎令人担心。痨病在当时没有特效药,只能靠静养。曾氏从“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三个方面入手。其实,这三个方面健康人也应做到。生命不能挥霍,生命应当珍惜。遗憾的是,对此,人们在拥有的时候都不太懂得爱重,往往要到失去的时候才痛感它的可贵。鲁迅诗曰:“天于绝代偏多妒,时至将离倍有情。”这真正是人性的弱点!

原文

早起。是日,戊戌同年团拜。予为值年,承办诸事,早至文昌馆,至四更方归。

凡办公事,须视如己事。将来为国为民,亦宜处处视如一家一身之图,方能亲切。予今日愧无此见,致用费稍浮,又办事有要誉的意思。此两者,皆他日大病根,当时时猛省。

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十八日

同年团拜

我们所处的时代有过年期间团拜的习惯。一个单位,或一个集体,或年前或年后择一个日子,大家聚会一处,相互见面问好。这的确是一个好的拜年方式。从这篇日记可知,至少在曾氏的时代已有了团拜风气。曾氏这天的团拜是戊戌同年团拜,也就是道光十八年(戊戌)中的进士又同在京城为官者,大家团聚会面,互致年礼。

次日,他的日记中又记载:“饭后仍至文昌馆,本省甲午团拜。”曾氏在道光十四年(甲午)中举,同一年中举而此时又同居京城者一起拜年。官场也好,商场也罢,人脉是第一等重要的。没有人脉,做官做不好,经商也经不好,所以每到过年过节时,热衷于摆酒请客的,非官即商。社会风气的浮华虚荣,也多半是官商两界弄起来的。

曾氏今年为“值年”,负责值办团拜事务。检讨今年的工作,他认为有两点需反思:一是费用上开支多了点,一是希望博得别人的夸奖。分析此中根源,是把团拜当公事而没有当私事,若是在办一家一身的私事,则会尽量地紧缩开支,也不会存前鉴之心。由此,曾氏提醒自己:将来为国为民办事,要视作为家为身办事。

圣贤教导我们公尔忘私国尔忘家,这的确是很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在一般情况下对一般人而言,难以达到。降低一步,将公事当作私事对待,将国事当作家事对待,这个境界也很高,能做到也就很不错了。事实上,许多人做不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