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马老头

2023-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45度起跑

马老头的闺女16岁那年,提亲的人快把他们家的门坎踢破了,因为十里八村的人们都知道,马老头家有一个养女如花似玉。

其实他并不老,三十多岁的年纪,腰杆像钢铁一样直,头发黝黑黝黑,虽然不善言谈,但是见人总是憨厚地笑着。两口子没有生孩子,就抱养了一个女儿,全家也算其乐融融。好景不长,闺女七岁那年老婆得了心脏病,家里东挪西借也没有挽回她的生命,只留下年幼的女儿和一句:“好好照顾闺女。”亲戚们都说:“你还年轻,再找一个女人过日子吧。”他倔强的说:“都说后妈对孩子不好,我不能让闺女受委屈。”一个人大男人带一个小女儿一边生存一边还账,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的腰,岁月的皱纹不相称地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不知从什么时候,他成了人们口中的“马老头”!

闺女在他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即使日子过得紧巴巴,心里也是快乐的。马老头不懂得给闺女讲大道理,他给闺女买了一个半导体的收音机,让她通过广播了解外面的世界,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女儿树立了坚强的榜样,她聪明懂事、努力好学,十里八村的学生都在一个中学读书,她永远是第一,老师说:“这是一块大学生的好材料。”乡亲们听了这话,都开始替马老头捏起一把汗:闺女毕竟不是亲生的,考上大学攀上了高枝,还会认他这个老实巴交的马老头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找个上门女婿最合适。”同村的张婶说:“你苦哈哈地把她养大,不就是为了防老吗?找同村的小子嫁了,你有个头疼发热的也能照顾你。”邻村的田姨说:“田娃家里弟兄五个,老两口最宝贝老幺,他俩的事儿如果成了,看看谁还敢再欺负你。”同乡的韩伯伯说:“我家外甥身强力壮,地里的农活都不用你再操心,他娘愿意让他来当上门女婿。”

说媒的人信心满满而来,说的吐沫星子飞满天,连闺女都觉得必须找个上门女婿才能对得起老头。可是任凭说媒的人磨破了嘴皮,马老头都只是默默地听着,永远都是同样的一句回答:“我听妞的,不想让她受委屈。”他们一个个悻悻而去,边走边嘟囔:“真是个倔驴子,看你把她供上了大学,嫁的远远的,谁养活你!”

闺女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她的成绩是乡里最好的,为了早点工作孝敬马老头,她报考了师范学校,因为这个学校不用交学费,国家还补助伙食费呢。为了节省路费,女儿几个月没有回家了,马老头思女心切,坐公共汽车到郑州看女儿,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一直坐到终点站才知道过了许多站,他就一路走一路问,步行了十几公里,天快黑的时候才找到女儿的学校。他把背上沉重的食物递给女儿,又把一叠5毛、一块的零钱塞到女儿的手里,就背着那个破旧的化肥袋子踏上了回家的路。闺女的眼睛模糊着,那个佝偻的背影越来越远,她才想起来父亲一天都没有吃饭,她疯了一样追上去,在路边买了两个火烧塞给他,他嘿嘿地笑了。

闺女师范毕业在县城当了老师,很多人给她介绍对象,其中有一个很中意的当兵小伙。小伙子在北京当兵,到了退伍的时候,领导把他留在北京继续发展,并且可以带家属过去,落实北京户口。她如果远走高飞了,马老头该有多伤心,父老乡亲一定会说:“看吧,让你找个上门女婿你不肯,现在成了孤寡老人了吧?”再三抉择,闺女选择了分手,她从小和马老头相依为命,也要永远守在马老头的身边,陪他安度晚年。

参加工作之后,女儿攒了钱带马老头去旅游,他坐上了火车、飞机、高铁,心里那个美呀。旅游回来之后,把所有照片都用玻璃相框装好,挂在自家小卖部最显眼的地方,来买东西的人都说:“又去哪里旅游了?你真有福气,养个女儿比我们的亲闺女都知道孝顺。”他笑了,脸上的皱纹比深秋的菊花还要卷。

一个方形的玻璃相框装满了照片,他再也不同意跟着闺女出去旅游,总是说出来玩太累,太花钱。闺女怎么也请不动他,不去就是不去,任你说出一万条省钱的理由都不行。有一次闺女打电话问他在哪?他竟然去爬山了,闺女问:“你不是说出来旅游太累吗?”他说:“这一次出来玩不用自己花钱,是卖酒的公司出钱。”

他在老家经营小卖部的同时,还常常给别人修自行车、收废品。闺女心疼他,想把他接到县城一起住,他说:“我可不去,我有手有脚自己能挣钱,才不去给你增加负担。”“你年龄大了腰不好,别再给别人修车了,又脏又累的。”他嘴上答应着,可是每次回去他都正埋头修车,夏天的时候背上趴满了蚊子也顾不得赶走。闺女一边用扇子给他扇,一边心疼地说:“你真是个倔老头!”

岁月慢慢地改变了马老头,他的腰弯曲了,头发花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变得又密又深。但是他的眼睛里增添了年轻时不曾有的光彩,乡里为他办理了独生子女证,扶持他的小店越来越红火。唯一不变的是,马老头依然倔强,只要天气预报有雨,他准会在闺女还没有出门前打电话嘱咐:“今天有雨,记得带把伞。”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他依然坚持为十里八村的人修理自行车,但是变成了免费的。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马老头的坚强永远不变,对闺女的爱永远屹立如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