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愿做,欢喜受】是一种创造的状态
每次听紫雨老师讲课,都会被震撼到,都会有意外惊喜。2017年第一次创富班上,也不例外。紫雨老师在给学员指导中,提到【甘愿做,欢喜受】这句话,引发我的共鸣。
当时的语境是,一位学员分享自己在工作中,常常工作没多久就会觉得累。没有事情做的时候也觉得累,有事情做的时候还是觉得累。老师指出其实这个是能量对撞引发的,跟工作多少关系不大。
能量对撞主要是双重推翻,想这样不对,那样也不对。没有工作时聚焦在没事做的无聊和没钱来的担忧,因而能量对撞导致疲惫。有工作时聚焦在工作的笨拙与繁琐,也因能量对撞而感觉累。
老师给出的建议就是,既然选择了做,就要【甘愿做,欢喜受】。
老师这句话引发我很大的共振,因为我就处在刚刚踏入这个境界的阶段。之前一直想要达到老师那种境界,就是享受工作,因喜欢而不言倦。今天听老师讲解了什么是【甘愿做,欢喜受】之后,对自己的问题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就个人经验来说,我觉得对于应该做的事情,大致有四个层次。
一:因抗拒而逃避
二:边抗拒边去做
三:甘愿做欢喜受
四:欢喜做不言倦
甘愿做,欢喜受应该做的事情,除了我们享受的部分,通常有蛮多是自己不享受却必须要做的。不享受可能因为笨拙,可能因为觉得枯燥。
面对不要的部分,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模式
第一层次的人,往往会先抗拒,然后逃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下很多负面故事。比如觉得这些事情太难太烦,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觉得能力无法胜任。他们往往在工作之前,就已经激活了这些负面信念,引发能量对撞,跟自己打架。没有开始工作已经把自己给打击一番,累得不行了。所以,还没有工作,心已经累了。即便他硬着头皮去做,也往往做没多久就受不了,落荒而逃了。
第二层次的人,即便不乐意也强迫自己去做。动力可能来自自我要求,可能来自外界的压力。这个时候虽然工作做了,人却会觉得很累,而且工作效能也不高。但这个层次至少比第一个层次要好很多。
第三层次的人,就是甘愿去做的人,他认定这个事情值得去做,然后他就接纳做的过程有想要的和不要的面向。有苦有累也觉得是值得的,欣然接受。这个时候他的阻力是很小的,有时候苦中会带乐。
第四层次的人,是打通了所有阻力的人。在做事的过程当中完全就是连上源能的,很享受这个过程,一工作就自然处在一种兴致勃勃,忘记时间、忘记自我的境界。整天陷进工作也不言倦。紫雨老师就是属于这样的人。
一步步提升态度决定一切,你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工作,工作也会用相应的回报来反馈。想要在自己重视的领域得到你要的结果,最好就是要让自己上升到第四层次的境界。
而人们往往很容易犯越级跳频的毛病。当自己处在一二层次的时候,就想要马上跳到第四个层次,要求自己马上能够达到最高的境界,结果往往会让自己摔跟头。
原因很简单,当你用第四层次来要求自己,认为这样才是应该的,就很容易因为标准过高而让自己瘫痪。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高度,人们总是尝试几次失败,就会自我推翻、一蹶不振,然后逃避。
用一个自己都觉得是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有死路一条,只有逃避、放弃一条路。
我之前就常常抗拒自己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好,以完美态的标准来评判自己,每一次都把自己给打趴下来。常常走【抗拒→自扁→瘫痪→逃避】的死循环。
经过多次碰壁,以及跟随老师学习成长,加上同学们的经验分享,自己慢慢的从第二层次迈进了第三层次,对工作越来越无句,感受有爱也越来越多,虽然还有蛮多不足,但能量方面稳定了很多。
原来感觉抗拒的,现在没有抗拒了;原来阻力很大的,现在阻力变小了;原来带着不得不做的心态去做的,现在开始能够带着欢喜心去做了。
我的目标是,未来能够做到享受工作的当下,在欢喜的状态下,高效完成工作。工作时享受工作的快乐,工作之余享受自由的生活,做到工作快乐,生活精彩!而我相信这个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