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的第八天
2021-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富宁083范琳琳
阅读内容:第六章《目标手段--思维导图打扰新定义》
阅读分享:我一直在想思维导图应该如何去解释,今天阅读的内容很快就给了我答案。思维导图的新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为目的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
仔细看了思维导图的新定义,会发现他是把思维导图所有的特征都进行了描述,这也刚好符合了思维导图的特点:思维可视化、思维激发、思维整理和非线性思维。
这一章对思维导图的定义,以及描述、归纳思维导图的核心词进行了讲解。这样偏概念化的内容看似没有作用,但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和价值。这也能够让我们在使用思维导图时,更准确的发挥它的优点,以便更好的服务自己。
本章重点:
1.体现思维导图本质的4个核心词:思维可视化、思维激发、思维整理和非线性思维。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是思维导图的目标,思维可视化是实现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手段,非线性思考则是思维导图所承载思维的本质特征。
2.思维导图的实现手段包括联想、想象、图形、图像、线条、颜色、代码等,这些都是体现可视化和非线性特征的物质载体,从而为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服务。
3.思维导图的使用者必须清晰地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要达成的目标(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什么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联想、想象、图形、线条、图像、颜色、代码),手段为实现目标服务,不可本末倒置。
4.思维导图的新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为目的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