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读书齐悦梦想大型社群

职场焦虑、不安、不想工作,掌握几个方法,助你走上职业上坡路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70人  常念CC

在职场中,不安、焦虑,几乎都成了万年不变的代名词。

面对工作,所有人都会带有各种消极情绪。现如今的年轻人频繁辞职,对工作丧失热情、态度消极,不堪忍受职业带来的压力,对前途未卜的迷茫,不想上班,对周围的人与事漠不关心,情绪易怒、急躁,常常陷入焦虑等等现象,都屡见不鲜。

大家都想要获得一份轻松而又高工资的好工作,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而实际上却是,没有一种工作是完全不累的,也正如很多人所说,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钱多事少离家近”这种美差。

一旦工作时间久了,难免都会出现各种不安的症状,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能看到有一部分人面对工作,仍然秉持着积极的态度,精力充沛、干劲儿十足呢?

在我看到《复原力》这本书时,才知道了原来还有这样一种能力,可以战胜这种棘手的负面情绪。

复原力是积极心理学上的内容,它被定义为:“面对逆境、困难或沉重压力时自我适应的精神力和心理过程。”

我们要在严酷的职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有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应对它。

复原力就是指导我们改变内心,重新获得能量,避免被消极情绪支配的一种能力。学会了这种能力,对于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或许会成为在职场上开始走上坡路的转机。

《复原力》这本书的作者是久世浩司,他是复原力咨询公司董事,也是日本积极心理学学校校长。

他本人是复原力的受益者,在他困顿潦倒,工作面临严重的压力,想法日益悲观,日积月累之下,思想上的病态甚至波及到了身体,导致肩颈酸痛,后来在英国积极心理学家伊洛娜·博尼韦尔的课程中学到了复原力,成功地治愈了自己,并开始展开了复原力的研究。

《复原力》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人人都可以拥有复原力。

既然复原力这么强大,那么究竟要如何获得复原力呢?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都是可以用于实际操作的方法。

一、保持“正念”和“三分钟正念呼吸法”

首先,要控制情绪,最重要的就是要察觉到情绪的产生,强化情绪察觉力,这里就可以掌握一种名为“正念”的技巧。

正念就是只关注于当下,觉察到当下产生的一切情绪,而又不做任何判断和反应,仅仅只是“心系当下”。

这个方法在工作异常忙碌时,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情况下,特别适用。

很多时候,我们忙碌了一整天,却感觉并没有什么成效,明显地效率低下,这是心不在焉的人的特征,注意力多方分散,当我们一旦察觉到这种状态,此时,就可以运用“三分钟正念呼吸法”,将飘飞的思绪拉回当下。

“三分钟正念呼吸法”,就是通过调整呼吸,达到平复思维和情绪的效果。

在三分钟之内慢慢呼吸,尝试深呼吸或是腹式呼吸的方法,平静心态。缓缓地呼吸,什么都不要想,只专注于呼吸的气流。

这个方法很容易,可以随时进行,简单易行,一天当中可以做无数次,就像正常的呼吸空气一样。

深呼吸看似很简单,对平复不安、焦虑的情绪却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2、通过简单几个问题,来消除“臆断”

“臆断”就是指我们给一件事情蒙上一种没必要的假设,心理学上称为“歪曲的认知”,用普通的话来说,就是假想。

很多时候,内心不安的产生,往往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假想,给一件事加入了自己主观上的判断。

比如说,工作中的领导的一句话,可能就会让你产生各类联想:是不是领导对自己有意见啊,故意针对自己之类的。生活中,因为对象没接电话、没回信息,就会臆断:对方是不是不在乎自己,不爱自己了。

只要对一件事加入了不符合事实的主观臆断,就会刺激负面情绪的增加,这样一来,往往会让事情偏离它原本的发展方向,我们也很难正确地看待事物,也很难做出合理的决策。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臆断”,不用受其影响呢?

很简单,只要反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这件事情的内容是真实的吗?
(2)自己所理解的内容是根据事实而来的吗?有没有自己的假设成分在里头?
(3)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发生的情况或者看法呢?
反复的询问自己这些问题,能够避免从狭隘的事物观出发来理解一件事情或一个人,从而慢慢地避免受到“臆断”的影响。

3、有意识地执行注意力转移法。

获取复原力的一大有效方式就是通过转移自身注意力,重新获得能量。

我们无法避免各类负面情绪的产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化解负面情绪。

把情绪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改变自己的意识,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某种排忧解难的习惯。

很多名人都有他们自己特有的、排遣消极情绪的方式。

潘石屹五十多岁时,才开始运动,为了化解“中年危机”,他坚持跑步,最后竟然完成了马拉松。

卡戴珊因为严重的焦虑症,成为了健身房的常客,并爱上了运动,从而释放了压力。

松下公司也设有专门的情绪排解室,供员工排解平日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情绪。

只要有排遣的意识,排遣的习惯就能自然的形成。

对于上班族来说,我们可以注意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就是上班下班的时候,适当增加步行的时间,休息时听听音乐,或学习一门很久以来,一直想学,却没有执行的兴趣爱好。或者跑步、运动、健身,都会缓解你的压力。

派遣的习惯不能自然形成,我们只能有意识的去做。

4、目标管理重于时间管理。

我们常常感觉工作做不到位,是因为没有做好时间管理,才感觉浪费了时间,有一种时间不够用的错觉。

实质上,则是因为目标不明确、目标太复杂,导致了一直感觉都很忙碌,无法持续专注于一项事务,也不清楚“该朝哪个方向努力”“此项工作完成后有何收获”,也造成了我们常说的瞎忙,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重视目标,就像我们做计划,不能只顾安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定下想要达到的目标,目标明确了,再安排何时做什么事情,就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了。

再看那些效率高的人,即使是别人委推的工作,他们也会思考“为什么而做”“做到什么时候”,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达成目标,从而做到高效完成。

所以,比起时间管理,确定好目标才是更容易提升工作效率和进度的办法,效率提高了,不安、焦虑感自然就减轻了,人也更有成就感了,复原力也逐步增强了。

5、利用s曲线用于职业生涯规划

《礼记·中庸》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获得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一般职业都会经历三种时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

创业期,也就是我们职业的初始阶段,我们会精力充沛地应对职场,接着会进入成长期,会获得一些成功,但是,太多的事实表明,成长期是不可能永远持续的,任何职业都会达到成熟期,越是在成功的时候,越需要打起精神,正如下图中所示,成熟期过后,往往就开始了下坡路。

当成熟期来临,如果我们会过多地依赖于早期之中,已习惯的价值观,就容易被不安支配,从而会错失掉很多机会,这时候放弃自己一直以来坚信的东西,抓住新东西,才会克服不安情绪,也会迎来职业的转机。

在互联网行业,Facebook可谓是大名鼎鼎。

马克·扎克伯格尚在哈佛大学就读期间,在宿舍来说创业,Facebook将人与人联系起来,用户量呈指数级增长。当以扎克伯格为原型的电影《社交网络》上映之后,Face book进入了“成长期”,并完成了股票上市,轰动一时。

2012年以后,Face book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了10亿人,已经相当“成熟”了。

而就在同一年,Facebook收购了照片共享应用软件“Instagram”,收获了过亿的用户,INS作为Facebook公司的第二曲线,仍在成长之中。

S曲线不仅可以用于公司经营,同样也适用于职业生涯规划。

当我们事业发展到成熟期的时候,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能只屯于眼前的成绩而高兴,更要看到今后的发展,抓住机遇,做到适时的转变。

6、从逆境和困难中,学习到经验和教训

这看似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常说要从失败中学习经验和教训,但是,究竟怎么才能跨越充满障碍的经验,吸取到教训并获得智慧呢?

INS上有个网友发了一句话,使无数人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这件事情想教会我什么?”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往负面的方向联想,并且常常会陷入思维的怪圈,最终对解决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而改变思维,将问题换成“这件事想要教会我什么?”

一是会把思维往正向的方向引导,二是会真正从中学到教训,从而才能聚焦于自我的提升,最后,也许会真如这位网友所说:“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变了”。

7、工作形塑

通过S曲线所展现出的规律,我们知道了,在进入下一领域之前,需要提前做好转场的准备。那么你又说了,我并不想换工作,我就想在我现在这个领域干,只是力不从心而已,也不知接下来怎么做?

那很好,首先恭喜你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职业方向和目标。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要学会“工作型塑”,也就是重新找到工作的意义,赋予工作新的含义,不用换公司、换工作,也能把当前的工作变成使自己进步、能成长的、有意义的工作,这里有几点建议:

(1)踏出舒适区,寻找新的刺激和经历。
在舒适区呆久了,会让人疲于眼前机械工作,只有走出去,迎接挑战,才能扭转局面。比如,可以参加比赛,多结识新朋友,去做平时没做过的事情等等。

(2)帮助他人,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别人,寓教于学。
无论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经验,都可以总结出来,传授给他人,让经历过的事情都不会白费,并且在教授的过程中,自己也能从中领悟出新的东西。

(3)懂得感恩,在工作和生活上。
在一段时间内,定期写感恩日记,或是心念感恩,都能带来幸福感,提高抗压力,让复原力增强。

好了,以上就是《复原力》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东西,职场中的负面情绪并不会消失,但是掌握了复原力,即使会感到不安,也能够很快的触底反弹,并把不安的源头当成经验,重新振作,从中吸取教训。也希望《复原力》这本书能够为大家的职业生涯带来转机。

欢迎大家和我讨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