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乐趣生活家DISC+

用DISC帮助父母找到他们自己生命的意义

2017-04-04  本文已影响388人  李安迪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先看段视频:


腾讯视频

在李海峰DISC双证班F44期的课上,我收到了一本蛮特别的书,它是李海峰老师的妈妈辛明华女士写的《深圳十二年——回忆我的义工生活》。

拿到书的第二天,我赶往北京有事。于是,这三本书正好跟随我一同出发。

初读《深圳十二年》,让我非常意外的是:原来在17年前,还沉浸在刚刚大学毕业和计划出国读研喜悦中的李海峰母子,竟遭遇其丈夫(父亲)突然病故的噩耗。

我难以抑制无法平复的心情,给李海峰老师发了一个微信

这么做,是因为我的父亲从小没有妈妈。限于科学技术条件限制,我的奶奶长什么样子,无从得知,那些革命年代的爱情故事,也随着我爷爷作为一名老军人的离世而灰飞烟灭。

受父亲的影响,我对失去父母的人格外动情。我身边就有好几位这样的朋友,对于他们能独立自强,尤其钦佩。

有时候,我会想:一个人即使什么都没有,只要父母都健在,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1

我第一次知道李海峰老师的妈妈,是在《我为什么看不懂你》这本书中。书上说:

妈妈是个热情开朗、善解人意的I+S。高I的特质,让老妈非常主动地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故事。

当时我就想,李海峰老师的妈妈应该是一个很体贴和热情的人!而当我读到《深圳十二年》这本书时,我对李海峰老师及其母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2004年8月17日,李海峰帮妈妈在网上注册了义工。从此,其母亲“最大的收益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充实内心”。

这不正是非常好地激发了I+S型性格人的特质吗?!

李海峰DISC双证班的每一个学员都有5个点的性格测试,我在外地当即决定为父母做一次DISC性格测试。

2

这是我妈妈的性格分析表。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妈妈的内在是一个高S低I的人。外在表现上,她的D特质被较大的提高,同时适当调高了I、降低了S和C的特质。

D特质调高,我较能够理解。这份测试报告产生前,妈妈刚从江苏老家办理完我外婆的丧事回到上海。

我的外婆是在大年初一突然仙逝的。虽然外婆年事已高,但她的离开,我们一大家子人(我妈妈兄弟姐妹5个)还是感到很意外。

最近几年,妈妈经常唠叨的一句话是“人要看开点”。

这次回到上海后,我发现她确实比以前看开了许多。她在提高D的特质以越来越明确的目标来应对今后的人生。同时,她也在努力提高I的特质来适应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和周围的邻居。

至于S和C的变化,当我看到她的压力表时确定我的分析。

我妈妈的性格比较内向耿直、心地善良、朋友不是很多。以往,不管我在哪里,她和我的父亲都是过来小住。所以,对她来说,无论我在哪座城市,都不是她的家。只是因为那里,有我这个儿子的存在,而可以片刻停留。

但这一次,随着我外婆的去世(外公于2012年离开我们),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家里的兄弟姐妹和为数不多的几位朋友,妈妈对家乡已再也没有太多的牵挂。

作为儿子,我也希望父母能随我定居在上海。我是家里的独生子,照顾父母天经地义。

所以,这次他们回来,生活的重心已永久地放在上海,面对这样的一个大城市,她需要极力地适应。

在确定分析判断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提醒自己采取两方面的行动:

一是尽量每天都打一个电话给我的妈妈或者见一面。

我从小跟父亲沟通比较多,跟妈妈却话题较少。去外地读大学和工作后,更是年轻浮躁,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干了不少大事,跟爸爸还能聊点工作和社会上的事,但跟妈妈却没什么话说。

我发现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况,每个小孩只会跟父母中的一个关系更亲密些。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对于我妈妈这样的性格来说,却是非常不利的。

我必须让自己静下心来听妈妈“唠叨”,哪怕我什么都不说,每天在她面前坐几分钟都是好的。

二是马上启动今年春节时我承诺要安排双方长辈每年旅游的计划。

我因为工作原因从未陪父母和孩子出国旅行,前几年工作繁忙更是好几年没有陪家人去外地游玩。后来想通了,不能困在这个梗上。我不能陪,那就给他们报好一点的旅行团吧。最近,我已经在替父母联系5月前往泰国旅游的行程。我打算一年安排我的父母和岳父母去1-2个地方游玩,毕竟岁月不饶人,他们能走得动的地方已屈指可数。

上海作为全中国最好的城市之一,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很多展馆和活动都是免费的,我也开始留心上海本地的游览项目,把相关信息及时推送给父母,让他们走出去,适应和爱上这座城市。

3

这是我爸爸的性格分析表。他的内在和外在基本一致,典型的高C性格。

这不难理解。我的父亲搞技术出生,心灵手巧、心思细密,后期慢慢转型到领导岗位。我至今都记得小时候爸爸亲手做的木头枪、风筝等玩具。自从前年从单位退休后,他开始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上海。

爸爸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我不担心。受爷爷影响,他16岁就当兵在外,回到地方工作天南海北也走遍了。来到上海后,他马上就联系老朋友、结交新朋友,还参加社区的乒乓球队。再加上他原本在无锡出生、苏州长大,江南这一片原本就是他熟悉和喜欢的地方,倒是其原本不高的D值再次降低引起了我的注意。

经过分析和思考,我认为这基于以下原因:

1、父亲一直在电视台工作,从技术逐渐干到领导岗位。体制内更多的是需要服从、协调,只要不在对外宣传上出现问题,谈不上很严格的绩效考核,所以对目标(D特质)要求并不高。

2、从领导岗位上退休后,没有了工作的束缚,除了生活上打打乒乓球、帮我带带小孩,剩下的也就是他的一帮老朋友、老战友经常联系,更谈不上所谓的目标需求。

我要做的,是帮助他优先提高D的特质。确定这样的思路后,我开始像给下属布置工作一样给他老人家交待“任务”(我的胆子好大呀),而且是具体到年、月、周、日。

我以前有个错误认识:每当父母问我有什么事需要代劳时,我因怕他们累着,不肯让他们做。而我是一个D和C特质较高,目标性强、执行坚决、心思缜密的人,结果因为手头事儿太多,忙不过来、累得要命。

自从我给父亲布置了各种各样的活儿干之后,他每周都有计划带我妈妈在上海本地和其他地方游玩,也帮我处理了不少日常琐碎事。一下自解决了妈妈不适应、爸爸没目标、我忙不过来三个问题。

我为通过DISC性格分析,帮助父母改善生活质量感到高兴!

非常喜欢李海峰老师在《深圳十二年》一书中的寄语:

下一步我要做的,是作为儿子,能去帮助父母在有生之年找到他们自己的生命意义!

4

文字写这里,我又想到两个问题:

第一,以当下的社会风尚,我们会更偏向于关注子女后代的成长和进步,却往往忽视了对父母长辈更深层次的关爱

对孩子,我们真的很认真细致,懂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对于父母,我们总有一个误区:他们是历经沧桑、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除了身体健康的关注,不需要有太多的照顾。可是,随着年华老去,面对退休后的生活,他们的心理状态如何,更加值得我们给予重视和帮助解决

第二,我们也有自己老去的那一天。面对退休后的生活,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活得精彩和有意义,是值得现在就应该早做打算的问题。

站在NLP的角度,我可以给一个方法:

1、准备一张白纸和笔;

2、选一个能够让自己静下来的地方,关掉手机,独处1小时;

3、闭上眼睛,开始想象自己老年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4、想象的那个画面,应该是彩色的、明亮的、近在眼前的

5、看看画面里的“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听到什么声音(说话、环境等),闻到什么味道,那个“你”的心情一定是愉快的,爽朗笑着的;

6、画面越清晰、声音越洪亮越好,甚至让闭目看着画面的你产生一种被感动的共鸣;

7、当达到上述效果后,睁开眼睛,拿起纸笔快速把画面的各种信息记下来。可以画画,也可以用文字,重点是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味道;

8、最后开始思考:未来的某一天,你如何才能到达那个地方、做那件事,并且做些什么可以关爱画面里和你在一起的人。剩下的事,就是行动以达成上述各个小目标。

那张画好的纸留存好,每隔一年或半年,重复前7个步骤,对照和修正画面,再次做第8步思考和行动。

记住:想像的画面也许会有些简单,抑或不可思议,相信那都是你最真实想要的,而你要做的——只有行动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李安迪」ID:andynlp 或扫描(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那边有干货合辑分享,经常掉小礼物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