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新型冠状病毒时期医患关系之我见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的神州大地上肆虐。同一时期,恰逢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的到来,人人忙碌一年,都渴望回家。人潮的涌动造成了传染病的快速传播。原本仅在湖北武汉发病较多的情况,迅速被回家的人流将病毒带到了全国各地。
疫情发生,国家机器迅速启动了应急方案,救治病患,减小传播速度。全国各地的医生迅速驰援湖北。然后是医疗物资,食品供应。这就是中国这种泱泱大国带来的好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不累。
我想说的就是从全国各地驰援到湖北的医生和当地病患以及我认识的医生和病患的事。
通过新闻报道上播报的内容,可以不断感受到湖北医患关系的融洽和和谐。有一些患病较轻的病人,主动承担清洁工作,给其他病患做心理辅导工作,承担了一部分的医生的职责。患病较重的病人,也会看到留着眼泪对医生说,救救我,我想活着,在医生的嘱咐下按时吃饭吃药,很听话。医生这面,有和病人一起跳广场舞的,教病人新疆舞的,开通广播节目安抚病患心情的,一天巡床数次的。
总体来说,医生是医德高尚的,病人是品行优良的。
可是,一直是这样吗?原来就是这样吗?
我生活在一个很小的四线城市,家父曾经因病住院很长一段时间。在我每日进进出出的医院大门旁,我见过拉白横幅写黑字的,在我经常去的护士站内,见过医患对立吵架的。网络上,责任媒体偶尔也会发布一些新闻,病人将医生伤害了、甚至杀害了的情况。一些见不得光的地方还有专门接手医闹工作的。
总体来说,医生有医德不高的,病人有无理取闹的。
对于人性,古人有的说,人性善,也有的说,人性恶。我更愿意相信人性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人生下来,心里有两块橡皮泥,一块黑色,代表恶,一块白色,代表善。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两块橡皮泥受到外界的压力开始揉搓在一起,还时不时被外界压力挤掉一部分。经历的越多,长的越大,这两块橡皮泥就被揉搓的越来越无法分开,最后变成了灰色的一坨。
说远了,只分析医患之间的关系,对之前和当下医患关系做一个剖析。
想想原因:
第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有无依靠的原因吧。在三线城市,如果癌症看不好,还可以去二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去看病。病人和家属的想法是:你医生看不好,治不了,是你水平不够,水平不够,那就别怨我瞧你不起,水平不够,那你早说话,我们早换地方。水平不够,患者和家属的轻视态度难免流露在话语上,说话冲人,就会有“士可杀不可辱”的意气之争。到了一线城市,治病救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握在了手中,再无其他办法可以用,病患和家属也就到此为止了。而在这次疫情期间,各地驰援的都是相关疾病救治的尖端力量,而且国家强制生病就地救治,所以没有依靠,没有退路,而且这个病的症状也奇怪,大部分病患共有的症状是胸疼,气短,所以也就“英雄气短”了。
第二个原因,这是一个新型疾病,没有人有特效药,所以医生也必须全力以赴,才能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存的机会。平常的医院里,一个医生坐于诊室,一天要接诊五十次甚至更多。一个感冒病症,压舌板要伸到嘴里五十次,看大的小的、清新的、苦臭的喉咙五十次,疲劳是一定的,不只是视觉,可能舌头都已经嫌弃卷的麻烦了。看的病患多了,不说嫌弃,嘴上的语气可能已经怠慢了。病人也许因为抱恙,会更加敏感,一旦察觉到被敷衍了事,那么,一场争执也就不难发生了。而在如火神山、雷神山,或是其他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的医院,医生必须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的对病患进行治疗。这是一方面医德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对每日报道的确诊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的减少的最大努力。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是个常见病,或是这个病是新发现的传染病,但是不致死,大概率可治愈,那医生的表现也未可知。总结起来就是,如果一个人对本职工作感到疲惫,那么他就有可能做出失职的表现。
最后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这是一个传染病。传染病,需要隔离治疗,家属不能陪床,以防感染。那么,在医院里,医生和护士代表战斗一方,算是人和,病患作为疾病的战场,代表地利,共同对抗病毒这种“天罚”。只有地利人和,战斗方有获胜的希望。或者说,疾病的强大压力把医患二者推到了同一个角落,只有抱团取暖、合力抗争才能打破桎梏。旁边如果有家属,甚至是带有不怀好意的“医闹”,那么对于医生的“阎王手段、菩萨心肠”难免会指手画脚。这样的医患关系不会有好的收场。
说到这个问题,素质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但是我以为,素质是一条余弦曲线,不能强求每次对待别人时都在第一象限。不过,国人素质总体趋势在上扬,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2020年3月24日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