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看穿朋友圈的本质,摆脱朋友圈的束缚!
一
在微博时代,我就一直有一个疑问。
我老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刷微博,所以就直接把微博这个APP从手机上删了,这到底算自控力强还是差呢?
经历了好几次,删除微博,几个月后重新安装,直到把微博遗忘在脑后,直到有朋友问我微博是不是被盗号了,才想起来登录看一下。
几年前,当人们像我一样厌倦了微博以后,开始转战朋友圈。
直到朋友圈里人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相似,朋友圈似乎变成了当年的微博第二。
甚至,还没有微博有营养。
当我发现自己每次打开手机总是情不自禁的想要看朋友圈的时候,在上面浪费了越来越多的时间的时候,我开始想要摆脱朋友圈的束缚。
可惜这朋友圈是和微信绑定的,微信现在的作用比电话重要,删不得。我有一些常联络的朋友,我们甚至没有彼此的手机号码。
于是,我开始尝试各种方法。
屏蔽一些不太熟的人、微商和更新太频繁的话唠。
——有一点点用,但总体改善不大。
关掉了
朋友圈更新提醒的小红点
。——貌似效果很好,从每天刷新无数次,减少到两三次。但从总时长来看并没有什么改变,以前是每次更新都看,现在是每次看都会把所有更新的都看完,更累,单次时长更长。
把
朋友圈功能直接关掉
。——似乎效果更好一点,但总还是有“
害怕错过点什么
”的想法,还是想要时不时的重新开启以后再去看看。虽然还是会把前面更新的那些内容追回来看看,但是因为积累的内容太多,所以看得很快,所以刷朋友圈的总体时间会有下降。
把碎片化时间固定化。
——把每天无意识的刷微信改到固定的时间,比如午饭后,比较放松,这时候并没有什么心情做什么正能量的、上进的事情,刚好可以刷上一会,加上困意袭来,刷不了几分钟就睡觉了。效果明显,但还是治标不治本。
把微信图标放在手机隐蔽的位置。
——作死的节奏,着急用微信联系别人的时候,找不到微信了。
通过
朋友圈一周精选
来看。——点击微信左下角“搜索”,然后点最左边的“朋友圈”,就可以看到朋友圈里面那些点赞、评论最多的文章了。你只需要“
跟票
”就可以了。这样做是可以高效的解决了看朋友圈的问题,但依旧是治标不治本。
自己想发朋友圈也可以。——直接点开微信右下角的“我”,进入相册,然后点那个照相机的图片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只看见自己的朋友圈啦!
二
一切的解决之道,在于某天我听了一堂课,这节课,解决了我内心的困惑,彻底的看清楚了朋友圈的真相,一切都在下面这张图里面。
- 朋友圈的主要功能是“喊话”。
如果你想和对方交流,但是没有选择直接见面、打电话、或者发微信,而是选择发朋友圈,这就是一种喊话。
如果平时已经通过微信沟通的比较多的朋友,我们完全了解对方、了解对方在做些什么,换句话说,不需要看朋友圈也彼此熟悉和了解。
如果我想我的朋友了了,直接微信对她说“周六一起出来吃饭!”就可以了,不需要在朋友圈发什么“好朋友,有你真好!”之类的话。
如果和老板的关系足够好,也大可以直接说,“老板,我昨天晚上可是加班到10点才回去的,这个项目做完,请我们团队吃饭吧!",并不需要发出一张灯火通明的写字楼照片,(其实老板也未必看见了,看见大部分时候也就当没看见了)。
简单说来,关系最好的那些朋友,完全可以直接有事说事,没事不瞎BB,不用喊来喊去。
而那些平时关系松散、联络的较少或者刚认识的那些人,我们才需要“喊话”。这种喊话,大部分是喊给你没有“搞定”的人看的,
喊话有些是喊给老板的,你看我多么努力的在工作啊!
有些是喊给老同学、老同事(尤其曾经是有竞争关系的)的,你看我现在混得还不错吧?
有些是喊给一些刚认识,但不是很熟的人的,恩,我是这样子的人,你要不多了解我一点?
还有些失恋的朋友发的似乎是喃喃自语的一些话,其实可能是想说给自己的EX听的。比如想复合,又不好开口直说,只能在朋友圈里喊话。
当然,有些时候发朋友圈也是一种礼貌,比如你参加了一个二十多人的聚会,有些认识,有些刚认识,你不可能和每个人都聊过,也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发微信,那就发个朋友圈,表示一下友好,感谢和大家一起渡过的愉快的一次聚会。
- 透明度。
相对来说,那些很少发朋友圈的人会更为“腹黑”一点,这里腹黑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贬义词。至少他的发内容越是少,你可以从中得到的信息越少,对他了解的可能越少。很少发朋友圈的人,在平时相处的时候大多也是那种“深不见底”的人。而想法,那些在朋友圈里面很话痨的人,也是平时比较直爽的人居多,她表达的欲望并不会因为从现实世界变到朋友圈而减少。那些非常愿意在朋友圈表达的朋友,相对来说是“透明度”比较高的。
- 推送时间+窗口日。
- 加密区+脑值。
- 第一角色。
- 优越感。
朋友圈里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为了满足发朋友圈的那个人的优越感!恩,就是大家所说的晒,所说的嘚瑟。 这种优越感,并不仅仅是晒豪宅香车、珠宝名牌,而是各种人无我有的状态。有人晒出自己在美术馆看到的一幅画,她的优越感是来自于她在艺术方面高于常人的造诣;有人晒出了自己的腹肌,他的优越感来自自己良好的身材和体型;有人晒出流浪动物的领养信息,她的优越感来自于自己的爱心。看到这里,请不要着急否认,请问问自己的内心,在你发朋友圈的时候,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