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流转泥焗基地

2018-12-18  本文已影响443人  朱明云

文化流转泥焗基地

——贺《新村路》发布,暨初迹文化工作室正式对外

火山

无意意气的博客发文,泛滥至今,竟然在文道上遇到众多的莘莘学子,也偶遇世态多种表达与呈现。一厢情愿的投入,换来了如此这般的腾挪跌宕。历史的再现,出现的重演律那么熟悉,又那么遥远。玩意的感受,已经成为生活默认的流动。于是,写意自在流,成为一种必须持有的态度。

文化流转泥焗基地

继“兜拾”后,含辛鱼渐渐收录起《新村路》,好像是为从城留下一点民间记忆,同时也为历史的片段断续着曾经的思想流动与奋争。有相对演变的痕迹,才是真实的生活;无论我们如此期待和包装,那种关联的脉络还是跳跃在时代洪流中。能力为向导的冲刷,我们好像是打了鸡血般往前冲,已经忘记了什么危险与牵挂,如一辆没有刹车系统的快车一样,以为时间都是直道而行,原来曲曲折折的荷塘月色,若含辛鱼的文字那样,带来莫名与清新的气息。

文化流转泥焗基地

数年前,古琴孟奇先生和我谈起了从化的教育历史,甚至他作为一个民间大咖存在之时,也是低调的从事艺术创作与工艺传承。较难以想象为何这样一个纯粹的人,愿意留续于民间之中,没有象牙塔的维护,这种“优昙花”能够延续得多久?看到下午含辛鱼送书到孟奇处,晚上有空时,就顺便再来兰馨古琴馆,再次捧起简体版的“城内”、“大凹”、“朱山下”;我一直笃信,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或共鸣。流溪河属于珠江的支流,也如汇入大中国文化的思想支流一样,有其特别的故事滋养着这一片独特的聚落,留下一点值得记忆与推敲的痕迹,也顺便看到我们经过的时间轨迹,有可能到达了哪一个点上?是否会随着“规律”、“周期律”的变化,而发生渐变或突变?或者说,在改变没有发生之前,我们能否预判到它的痕迹会往哪里延伸?

文化流转泥焗基地

就这一路走来,文章荟萃,各路豪杰互动,继夫玖珑度假山庄、吕田东联的天财农庄(走马夫)之后,初迹文化又成为第三个新的文学群活动基地;汇聚成点,如梦幻落实于现实,终于有一批人能够文鸡起舞,给乡村、小城文学带来各种新鲜的元素,注入无尽的故事维度。这个要谢谢本土媒体人士余伟文先生等人的担当与推动,及其及时发掘到乡村振兴的文化角度,同时融小城变化的痕迹,以作为文化记录,让更多的学人有了可以互助互动的机遇。

文化流转泥焗基地

成文成章,其中总有点滴的总结观点,揭示到莫名的规律存在。我们不求一下子该明白什么,我们要知道当下的感受与生活面貌是最重要的,及至愿意往哪里去,作为个体的人会是明白的;若只是一味裹挟于时代的潮流,某些激素的样本,还是落寞于枯竭而无动。我们不仅仅是活着,我们本身就是能量体的存在,只是环境与周围的呼喊糅合,我们偶尔暂时忘记了春夏秋冬,只是一味前行,失去了况味的品尝,忘记了情绪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当看到机器人对我们人类的取代,我们的精神之路更加宽广,能量的通途有了新的层界选择。还原人的本来面貌,不再是活在影子中的追逐,镜中捞月,月随水碎;碎后的平静,月不捞而在。

文化流转泥焗基地

有熟人的孩子说,我认识大菜哥!还提供了照片与视频,让我们看到他在初迹的参与记录。过程中的感觉,乃至他们自有的发现,我以为行动中,我们就已经将文化记忆和密码,逐渐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历程里了。好好成长,好好长大,以至于我们忘记年轮的消逝,重新进入到一个既可以踏实、也可以有期盼的路途中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