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抄书第333天:简单的物品让生活更理性
你知道你拥有的物品有多少件吗?对它们的使用率占比是多少?你对它们的使用率满意吗?
这三个问题从理性的角度出发,相信很多人回答不出来。
因为买东西的时候就想着开心,至于买回来后用不用,一共买了多少件,也没计算过呀,谁有事没事去计算这个事情。
的确是这样,生活是自己的,随性些就好,不用计较那么多。
好的一方面的确是这样,随性的话人没有压力,生活也轻松些;事物有正的一面,就会有反的一面,随性过了头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支出,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比如买买买回来好些东西,有不少自己并不需要,就会堆积在那里,久了就会积灰。积灰就需要打扫,想着要打扫那么多东西,心里压力就来了。
就会开始想,当初为什么买那么多没有用处的东西,如果没有买那么多东西,自己的住的地方看起来就会宽敞很多,也不用打扫起来那么艰难了。
每个人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把家装饰成最舒适的模样,买回来的东西能够方便自己的生活,当然,最好的还是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去打扫和收纳就能让家长期舒适。
是啊,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可为何家变成了让自己不再让自己舒适的模样了呢?
因为在非理性的情况下,我们买回来了很多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的物品,他们的存在给我们造成了困扰。
既然拥有的物品给自己造成了困扰,我们转换一个思路,用理性来把已有的物品做一个梳理,把不需要的物品请离出自己的生活,等物品基本保持在日常生活所需的时候,再回到随性的生活,继续体会最单纯、最简单和最极致的快乐生活中。
如果总是沉湎于实际上用不着但又舍不得舍弃的物品,我们容易被物品所左右。
软件记录拥有的物品
首先,下载一个记物软件,下一步找到需要记录的某类物品,如衣服、小家电、护肤品等;
接下来就是给物品做好分类,如衣服有上装、下装、秋装冬装等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好类,分别编号命名,每一件衣服做一个记录。
软件的好处是,它可以直接根据分类做好统计,比手动统计要轻松很多。同时,也能够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常用多少件物品,有多少件物品是被闲置且从来没有用过的。
统计结束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购入了很多同类型的物品,旧的不用,新出的就买了回来;还有每逢促销的时候那些物品好像不要钱一般一件又一件地往家里搬,最后,家里已经积累了大大小小等上千件的商品。
看到让自己震撼的数字,以前觉得衣橱里总少那么一件衣服,客厅里总少一个花瓶,实际上自己拥有了很多,只是自己不知道,还以为是不够。
很多人对自己拥有的物品没有概念,会把焦点放在自己没有拥有的物品上,而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缺什么,以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才会商家推销什么,自己看到什么就轻易买了下来,结果就是拥有的物品越多,自己能够使用的空间越少,没有给你的生活产生便利的物品也越来越多。
物品梳理完过后,我们就往简单的生活迈出关键的一步。
物品的断舍离与重新归置
只拿着手里统计的数据,不看实物,我们秉承着自己要过上简单且舒适的快乐生活,开始给物品做断舍离。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实物给你带来牵绊,纯粹以一个理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
以空荡荡的家为载体,我们将手中物品的数据,一个一个地将它们摆放进去,衣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常穿的衣服挂在衣杆上,不常穿但会穿的或者换季的放置在衣橱下方。
一个一个地挑选完毕后,把不在选项里的衣物打个×。
然后站在衣橱面前,把根据自己选择的摆放回设置好的位置,不需要的请离出自己的生活。
其他的物品也是如此。
如此,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地摆放物品、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等全部操作完毕后,你会发现,相比之前被塞得满满的空间,有了很多的留白。
这些留白并不会让你觉得空空荡荡的,因为你想要过得是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生活,现在,你做到了。
因为你将想象变为了现实,而且是你全程操作得来的,你会更加珍惜这亲手得来的成果。
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会养成将物品摆放回它固定的位置,做到随拿随放,从而也让自己的生活空间变得有条理,更加井然有序。
你的随性生活,因为基础打得牢固,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极简生活#抄书 #抄书静心 #书中自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