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认知意味着痛苦,为什么不能选择舒适》读后感
2019-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哪吒最爱小猪熊
记得多年前在深圳的,起早贪黑,还要面对被辞退的工作压力。偶尔接到高中同学电话,他们都会说在老家工作多舒服多爽。无数次我都想回去,至少就算找不到工作也不用担心晚上没地方睡觉。
前些天,一个北京的朋友压力太大,给我电话,他在电话里大哭,说自己在北京买不起房子,想回老家。我一下就想到了我当时在深圳的绝望,虽然我当初只是想着能租得起房子就好了,他现在想的是买房子。但痛苦的机制是差不多的。
就是外部压力大,想着往回缩,进入舒适区。
所谓“舒适”,是无需努力、不与环境冲突、不付出任何努力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很多人都选择了早出晚归,都选择了不舒适。虽然他们不能清楚的知道到底是在图啥,但是他们潜意识里是清楚的。
没有痛苦的突破,就没有舒适,舒适是在消耗存量,突破是在增加存量,没有痛苦的突破,就没有存量可以被舒适的消耗。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痛苦突破,都能争取到存量,必须是量变坚持到质变以后,痛苦获得的收获才能见效。没有坚持质变的量变,大部分是浪费功夫。
有人说有些舒适是为了更好的养精蓄锐去奋斗呀。哎呀,我也说不清,没办法去界定。我个人觉,哪些消耗是为了更好的去突破,而哪些消耗本来就是消耗,这个问题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数。
比如健身动作每组间休息30秒,和休息半小时,概念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