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

2022-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龙乡读书人1

习惯

习惯,解释为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我有个习惯,喜欢给孩子讲故事,开始时给女儿讲,女儿长大了,就给儿子讲。最近一段时间,儿子很喜欢我用英文给他讲故事。到了故事高潮时,我会用特殊的语音语调讲出来,他尽管有很大一部分听不懂,但会因为我讲的表情很滑稽,惹得他哈哈大笑。接着再邀请我讲第二遍,这次我重点讲述故事中的关键词用英语怎么说,再把中文讲述一遍。遇到好玩的故事,他会让我反复讲述几遍,而他则百听不厌。

昨晚讲的故事是《像猪一样生活》。

有一天,一位印度教大师知道了他的来生是个什么样子,因此,他召来自己最喜爱的徒弟,说让徒弟帮自己做一件事情,并问他要什么来表示自己的感谢。徒弟说无论什么,只要大师要求,他都会去做。

收到这项承诺之后,大师说:“我现在就告诉你我希望你为我做的。我刚刚得知我就要死了,我会出生成为一只猪。你看到正在院子里吃垃圾的那头猪了吧?我将会是它下一窝猪仔中的一只小猪。小猪出生一个星期后,你会从我脸上的记号认出我来.你去找脸上有记号的小猪,用你的刀把它杀死,这样我就不会过猪的生活了。你会为我做吗?”听到这些徒弟很伤心,但他同意照大师所说的去做。

事情正和大师提到的一样。在他们的对话之后不久,大师死了,四只猪仔出生了。过了一周,徒弟握着他的刀,挑选出脸上有记号的那只小猪。当他正要杀掉它时,小猪突然开口说话:“住手!不要杀我!”小猪大喊道。

徒弟非常吃惊,他听到小猪用人的声音说:“别杀我!我想要当猪继续活下去。当我要求你杀我时,我并不知道猪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猪的生活很棒!就让我活下去吧。”

儿子喜欢听这个故事,说它很好玩。我边给他讲边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很难改变的,坏习惯代替好习惯非常容易,但好习惯改变坏习惯并不太容易。这就需要一个人有坚强的意志力,有梦想的力量、读书的力量或者是奋发图强的力量来支撑他前行。

于一个家长而言,不管在社会上的事业多么成功,社交方面的能力有多大。但只要回到家,家长的习惯好坏直接就影响到了孩子的行为方式。比如家长觉得辛苦一天了,到家之后以看看电视、玩玩电脑来缓解一天的疲劳。这时孩子回到家,看到父母的这些行为习惯,那么他写作业时心情是很难平静下来的,带着浮躁的情绪面对作业,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家长八小时工作之外,把孩子当做家族事业来做的话,那么他就会习惯在家时看书、学习,那么孩子的心就会沉下来,写作业就会高效,感觉学知识更是一种享受。因为父母有爱学习的习惯,就会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既然榜样如此重要,那么家长何不选择和孩子一起学习呢?

故事中,大师在生前知道自己将会出生为一只小猪时,是何等的焦虑,他请求徒弟一定要杀死由自己变成的那只小猪,宁可死,也不可以过猪的生活。一段时间后,面对徒弟好心帮自己时,作为小猪的他却乐意继续过猪的生活。为什么,当一个人习惯了某种思维、某种生活方式,就习惯了这种习惯,即便不好的习惯,也懒得去改变。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真正成功的人士就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他们有奋发的精神、积极的思维、不怕吃苦等优良的习惯。而百分之八十的人,为什么不成功,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习惯,比如按部就班、安逸生活、不求上进,恐惧创业的苦等,让这些固有的思维和习惯束缚了他们的发展。其实,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一个人,只要下狠心抛下不良习惯,让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坚持二十一天一个小阶段,然后再坚持九十天这个大阶段,逼自己养成好习惯,而且这个好习惯经过时间的考验已经稳定了下来。

习惯运动,身体素质更佳。习惯读书,气质就会更有魅力。习惯微笑,幸福就会靠近。习惯抱怨,就会被痛苦缠绕,习惯让文字陪伴,生活中尽是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