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好人不能有“好报”?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xp就是我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补偿金,孔子知道后说:“你做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另一名弟子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对方为表感谢送给他一头牛,子路欣然收下。孔子很高兴,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是的,领取奖励,那么做好人的就会越来越多,一味地用道德要求好人,那么好人就会越来越少,变成了伪君子遍布的社会。

还有这一次疫情期间,有一个叫吴悠的小伙,骑着电动车,冒着寒风,给大家免费送药。30多天内,吴悠为600多个求助者送去了救命的药,还自己掏出一万多元给无数人送去了口罩等医用物资。可是却有人骂他是药房的人,在哄抬物价。疫情期间人人自危,他免费送药是为了钱吗?不是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只是想在封城的时候尽自己所能,为受困于疫情中的人带去希望和温暖。但他并没有想到,自己怀着一腔赤诚,到头来不仅没换来感谢,反而被误解,被污蔑。该有多寒心?这并不是他应该做的,而是忠于内心善良的选择。千万不要认为他们善良,他们是好人,就觉得他们不应该收取物资奖励,收了物质奖励就是污秽的。

如果一味地不允许好人沾染任何物资,一味地道德绑架觉得是应该的,一次一次,那么谁愿意来做好人?他们是好人,但不是圣人,别用圣人的标准去绑架他们。一味地用道德无瑕疵要求好人,一味地把“好人”的标准拔得太高,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没人再愿意做好人。只有狠狠地奖励那些见义勇为的人,那些拾金不昧的人,那些充满善心的人,让好人有好报,我们的社会,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做好事不要奖励,于个人来说,是高风亮节,但对社会来说,其实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明明做的是好事,却还要遭受良心的谴责或旁人的误解,做好人也太难了吧。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其实跟“高薪养廉”类似。《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给做好事的人发红包,你支持吗?其中一个辩手的一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好人一定不能及时行乐,好人一定不能贪图名利,好人必须纯粹,好人必须悲壮......你把道德封上了高高的神坛,代价是什么?是没有第二个人会愿意再走上去!是啊,谁规定好人就一定不能要好报,而坏人就可以收取物资奖励?不,让好人获得应有的回报,狠狠地给予物资奖励,才是对好人最大的奖赏。

善良存在的意义,不是放在神坛上让我们供奉,也不是当成一件标本来让我们欣赏,而是如一粒种子,随着春风播撒出去,落地生根。一个好的社会,是从好人不再被神化,是从好人真正有好报开始的。所以,我还想再问一句,倘若好人不但奖励少,还容易惹人非议,你还愿意做个好人吗?此时,如果你不假思索地回应“我愿意”,那恭喜你真是善良界的一股清流。如果你不愿意甚至不屑于作出回应,选择性地做好事,那也无可指摘,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圣人极少存在,尤其是浮躁的现代社会,“利己精致主义”思想作祟的时候,我相信依然还会有一大批良善之辈涌现的,至少在社会需要我做点什么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比如白衣执甲、解放军、社区党员和工作者,还有千千万万个热爱生命的普通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