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微校共同体

2019-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建一所小而美学校

微校共同体

————范家小学的办学实践与探索

范家小学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苟村,是一所标准的小而美学校。学校发展的主要举措是:成立微校共同体,即微型学校发展联盟。明确“让每一名适龄儿童能就近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价值取向,实施“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进、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六大行动,并建立了联盟章程,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微校共同体

一、共同体的发展:

1.找到归属,不在孤单。学校联合起来组织培训、读书沙龙、文体活动等,使范家小学这座“孤岛”变“群岛”。

2.形成共同进步的成长共同体

发起“村小教师成长计划”线上培训课程,由校长组织本校老师上课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共享教师、共享教研、共享教学、共享学习、共享管理、共享陪伴。

3.以共同体的力量争取外界资源和政策支持

向教育局递交报告,提出希望教育局给予小规模学校人力、制度和保障机制三方面的支持。具体包括招聘教师优先满足小规模学校,评职称评先进指标向小规模学校倾斜,开展小规模学校联盟教育成果与奖励,增加乡村教师补贴等。

微校共同体

二、网络课程助力教学创新

1.网络课程的海洋,让老师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设计网络课程表,建立“美丽乡村学校”网络艺术课程。主讲教师通过直播平台讲课,其他教师担当协调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2.运用网络,学生也可以实现便捷学习。如暑假里成立“小百合睡前故事”,通过App给暑假里的小朋友讲故事。

3.课程改革与 新的实现。启动微课资源库建设工作,对联盟教师开展网上培训。

三、内涵发展:乡村小校小班实施“生活教育”。

1.教室布置,让学校像家一样

“七彩教室”——“红、橙、黄、绿、青、蓝、紫”。另外,每个教室被划分成讲授区、写字区、生活区、信息处理区、阅读区、辅导区,并将沙发、茶几、生活柜、书柜、电脑等设施放到教室里,让孩子听课、写字、研读、查找资料、阅读休闲、游戏玩耍等各项活动均能在一间教室里完成。近500本优质图书、实木课桌椅和田园风格的窗帘,使每间教室都给人以安全、温馨、舒适的感觉。

2.食堂管理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住校,所有师生在学校吃三餐,所以学校的食堂和宿舍也被营造得像家一样。食堂一日三餐都有营养食谱,保证大家吃饱吃好。宿舍原来是钢架结构的上下铺,现在已经装上了实木的围栏、阶梯和储物柜,并会对宿舍每周消毒;学生每天都可以洗澡;夏天的时候,睡前老师会给学生点上蚊香。环境舒适温馨是“家”的基础,亲密关系是“家”的核心。范家小学的教师全员住校,每天从早到晚陪伴学生,对学生生活上的照顾也格外多,除了教课本知识之外,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还要教洗脸、叠被等。为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范家小学总结了一些语言和行为方式。如教师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了状况,应该采取哪些提问和对话的方式、语气来和学生交流;课堂上学生可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恰当地提出不同的意见等;食堂就餐的时候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和行为约定,让学校这个“家”更文明和有秩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健康和亲密。校长说,小孩子玩闹是常有的,但是学生“打架”这种事已经好几年不发生了。

3.宿舍管理

宿舍也有着浓浓的“家”文化。在范家小学,男生和女生宿舍都干净、整洁。范家小学的老师们也都住在学校,而且就在学生住宿的楼上,可以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就寝。而在“小百合睡前故事”微信群中,大家相互交流着孩子更感兴趣、更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也会把孩子对这个故事的感悟分享到群里。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孩子和家长都深切地感到了学校的“家”文化。

4.整合课程,重视体育艺术教育,乡土教育和生活教育。

范家小学在这几年的摸索过程中,逐渐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现实的条件,在完成国家要求课程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安排和作息安排。在这个作息时间表里,除安排足够课实施国家课程外,每周三下午,全校各班都开设乡土课程,每周一二四各有一节器乐课,并会要求每天练习。每周四晚上是学生自由选择的工作坊,每周二安排一节项目式学习课。此外每天早晨半小时体育锻炼,每天都有自由阅读的时间。

范家小学的艺术教育,一方面是每天的器乐练习,学校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会一门乐器,让生活更有质量。另一方面是,每周四晚上的两个工作坊。一个是手工工作坊,一个是戏剧工作坊,学生可自主选择。在手工工作坊中,学生们利用平板电脑查找资料,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手工创作,在戏剧工作坊,学生们要完成从创作剧本排练制作道具的演出的全过程。

5.探索适合校小班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范家小学的课堂不仅仅在教室里,也可能在校园里,还可能在校外的村子里,但哪怕就是在教室里,也是根据需要决定座椅的摆放形式变化教学方式。比如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时可以排排坐,需要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把桌子并在一起,讲故事时桌子就拼成一个圆。语文课会跟口语表达,绘画,舞蹈,戏剧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组织分享,更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课文的内容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锻炼学生创造能力,同时显得更加自信。数学课特别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与数学中的有关活动,或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学习面积的时候让学生测量校园的面积。学习体积的时候让学生去学校食堂测量所购买了土豆的总体积等。

启示

范家小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有几个必不可少的外部优势。一是范家小学虽在山里,但所属的利州区毕竟是市政府所在的区,又处于三省交界的交通要道上,所以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二是利州区只有14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它们都归区教育局直接管辖,并且利州区连续两任教育局局长都支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前任局长谢正臣提出建立微型学校联盟的建议,继任局长左家友延续了对联盟的所有支持,甚至是加倍支持,给当地农村小规模学校以制度保障、经济保障和发展空间;三是社会力量的支持,范家小学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都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有关,如心平公益基金会“心自在师生阅读项目”的支持让范家小学的阅读获得很好的开展;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支持和介入让成立之初的联盟获得了信心,拓宽了发展思路,并借助“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平台结识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开展网络艺术课的平台,参与许多优质的教师培训,为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改善方面提供了许多指导。

思想开放会和当地经济社会繁荣水平有关,但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更大。正是因为校长和老师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所以他们能够迅速捕捉到周围有价值的新的教育机会;正是因为他们很勤奋,所以能很快将所学到的好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在自己的学校中进行尝试和完善,使得学校的教育越来越接近好的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范家小学获得这么多的奖励与关注,自然不仅仅是因为教室“高大上”——这只是一个表象,教室设计的背后包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着学校的教育方式。尤其重要的是,范家的学生喜欢来上学,并且在这里获得了很好的关爱和成长。在举办学校开放日的时候,所有的讲解全都由学生担任,几乎所有的孩子会上阵,这也让所有来访者看到了范家孩子的自信、大方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让人看到乡村小规模学校也能够给乡村孩子带来很好的教育。

范家小学“出名”有几年了,这几年,它也一刻不停地在探索和成长。这些探索是基于要寻找一个适合后20%的乡村孩子的、适合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是为了追赶城市,不是为了应试教育。所以,无论是建设像家一样的环境,还是探索各种各样的课程建设、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建立“八美少年”这样的评选制度,学校都是在努力让学校的教育为孩子当下健康成长、未来幸福生活服务。学校的课程建设、环境建设、文化秩序建设的内涵是一致的,所以它们相互呼应、相互支持。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内心的秩序也是一致,所以能够感受到童年的和成长的快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