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篇 为了什么而学习
最近群里有一些刚入群不久,还没有调整认知、调和能量的父母提出困惑和疑问,有责怪孩子不感恩不孝顺的,有因为孩子离家出走痛苦焦虑的,有撕孩子卷子把孩子骂哭了去上学的...... 看到后第一感觉是替孩子们难过,第二是对父母们无意识伤害孩子的行为感到生气和无奈。或许因为自己也经历过这些心路历程,所以特别感同身受。这一场场亲子大战的背后,折射出深深的焦虑和恐惧,根源恐怕仍是学习和成绩引起。孩子学习好成绩好,家里就一团和气,而一旦学习不好考试成绩不如人意,“爱”没有了,亲子之间剑拔弩张,反目成仇!那些家里有孩子休学的就更具挑战了,孩子在家“无所事事” “迷恋游戏”的状态分分钟刺激父母神经让他们抓狂,因为在父母脑子里,不上学等同于“不学”,不学这辈子不就“完蛋”了嘛!
我在上一篇简书里因为提到孩子休学,引起了很多妈妈的共鸣,有几个妈妈私信问我孩子状况,她们孩子也处在休学状态,所以她们最关心的是我的孩子是否已经复学。我的答复应该让她们失望了:孩子没有复学,而且短期内没有复学打算。
昨天朋友跟我探讨孩子休学在家如何引导学习,促使我再次思考“学习”的本质和意义。我问自己:对儿子休学你是真的放下了还是被逼无奈的放弃?答案是:孩子的现状我全然接纳,也不在意孩子是否还能回学校继续“学习”。
我个人认为,学习是终生性的。生命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从一无所知的婴儿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从生到死,学习是贯穿整个生命历程的,这是宇宙赋予人类的天赋与本能。学习的行为本应是自主自发的,它源自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好奇,源自我们探索未知的本能。学校的标准化教育把学习限定为在特定场所和特定时间段里针对特定内容进行的行为,然后对这些行为进行各种测试打分评等级,学生因此而被分成三六九等,有了以成绩划分的好学生和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吗?
学校集体教学、统一教学,这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比较”和评判。《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说: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比较是一种暴力。他指出:“当甲被拿来和聪明、漂亮、自信的乙比较,正是这个比较毁灭了甲。这种比较有意或无意地引起了敌对、妒忌、焦虑,甚至恐惧。而这成了一种模式,让甲在他的余生中总是在心理上和身体上进行度量和比较。” 然而我们偏偏很喜欢比较,更糟糕的是,还总喜欢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较,所以才有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还记得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是那么喜欢上学,每天都盼着上学,连班主任都惊讶,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喜欢上学的孩子。现在我问儿子:你为什么不想上学?儿子说:每天去学校老师逼着你拼命学,回家还要做那么多作业,考试前两个星期就开始反复刷卷子,考得不好老师就会大发脾气。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为了谁学,好像就是为了考试,为了老师,为了父母而学。
当学习成为一种任务,一种功利行为,一个评判的工具,最终结果就是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恰恰是学习最强大的驱动力。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雷海为本职是送快递的,他脑子里成百上千首诗词歌赋是为谁背的?乔布斯在里德学院读书时因为着迷于字体的美感而选修了书法课程,他那时候有想过10年后会把这些字体观念与应用融进苹果电脑的设计里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自己出于兴趣尝试过很多东西。因为兴趣,我自学过日语德语西班牙语;因为兴趣,我迷恋手工,半夜爬起来踩缝纫机;因为兴趣,我年近四十还报考研究生,每晚看书到深夜;因为兴趣,我醉心摄影,啃厚厚的摄影书、自学绘画、玩烘焙…… 学这些东西有用吗?我觉得很有用!因为它们有趣好玩,让我觉得生命如此丰富美好,让我心甘情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每一天都不忍浪费。当全职妈妈十年,我一点不觉得是在虚度。虽然上学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出色,但我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儿子休学后,我大量阅读心理类和身心灵类书籍,不断刷新自我认知,努力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孩子爸爸呢?虽然毕业于好的大学拥有较高收入,却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缺乏学习动力,把自己局限在狭隘的认知里,疏于学习和自我成长。
说实话,我并不遗憾儿子离开学校环境。能够重新拥有玩耍和学习的自由,这不是缺憾,反而可能是幸运。只要他以后有能力养活自己,这就够了。当他有感兴趣的事情,他自然会去了解。当他需要提升自己的时候,他自然会去学习。
未来,如果他还参加高考,我会教他用平常心看待这场考试。比起生命中大大小小的考验,这是无足轻重的一役。我想对他说:孩子,比起成绩和学历,我更希望你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有看清生活真相还能热爱生活的勇气。希望你对这个世界始终有好奇。希望你能体验到生命是如此好玩有趣,学习也是如此好玩有趣。
我做的布艺口金包 卷筒纸芯改造的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