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琐记 | 48母亲的鞋

2020-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甄玺

10月1日中午,回到乡医院,二姐与大姐家的外甥女也赶了过来。尽管提前给二叔家大堂妹打过电话,但医院的条件实在太差,当我们提出要打胰岛素时,甚至连个血糖仪都没有。可离家只有几公里远了,母亲嘴里说回家,当说到回家又不停的摇头,于是临时决定先回县里。路上,二姐试探着问母亲:“今天是八月十五,先回我家过个节吧?”

母亲说:“过什么节,治病要紧。”于是我们又重新回到县医院。

上次出院时母亲的鞋拉下了,大哥说忘市医院了,二姐说丢中医院了。这次回来还是同一间病房,因为血液病就此一间三个床位,上次是加床,结果时隔半个多月母亲的鞋居然还在。是不是意味着母亲的脚印会就此停下来呢?我心里没底。

  2日早上刚到医院,主治医生把我叫去,对着桌面上的病例先说了下母亲的病情,心衰指标达到一万以上,血红蛋白还行,保持在70,暂时不用申请用血,血小板18,如果不申请可注射针剂,只是血糖33,需要请糖尿病科会诊。他再次强调母亲的病情已比较严重,之后让我在家属栏签字,当然这是入院的固定程序。我再次习惯性的签名,但这次写到母亲名字的时候,我落笔很重。回到病房,一股凉风伴随着冷雨,再次提示我,秋真的来了!

又是一夜折腾的母亲早饭仅仅喝了点粥,我边劝说边给她抚背,或许母亲真的累了,居然躺下来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按照医生的交代,今天必须与新农合沟通好,因为那边不办出院,这边是入不上院的。我和与市中医院的主治医师微信沟通,她说申请的血没到,退费只能等到节后领导才能签字。我把情况给县医院备案窗口讲了,回答的很干脆“不行”。

看来只有回去办出院。我的确也需要回去一趟了。母亲病了,我从外地离职回来,虽说爱人没有生气,可这个中秋家里又是一人一个地方,而且彼此没有问候。可当我想到一旦离开,或许刚才母亲唤我就是此生最后一次唤我名字的时候,我的泪又下来了。母亲要是走了,世上再无牵挂、也无人牵挂,我甚至再次想到了出家。

从医院出来,没想到县城堵车也这么严重,趁着堵车的间歇不停的在手机上敲打着文字,为陪护母亲的这段时间留下一些印记,也算作是写在床头的《陪护日记》。母亲的病只要在向好,我们做子女的就会一直努力,我的文字就一直会继续。只是记忆力不行了,瞬间的思绪不即时打出来一眨眼就忘了。有时不得不把车停下来,打完字再走,得空再把一些字或是语句整理。所以离城的路走得很艰难。

至于母亲的病,我分析,一是多年的糖尿病,特别是一连数天指标超高,像父亲晚年一样,并发症已经出现,肺部感染,主要是心衰严重,造成她几乎不能入座,更别说躺下,心里烦躁,天这么凉了还不停让给她扇扇子;二是血液病变,由前兆到确诊,癌细胞可能扩散。用那位刘医生的话说,机器老化又加了赖油。但心里还是希冀着,这几天打了胰岛素能把血糖降下来,母亲或许就会好受一点。

泪眼模糊的出了县城,一路上雨刷器不停的奋力摆动着,到市中医门口已是中午一点,是医院下班时间,不进去吧门外没法停车,还下着雨,于是收费也得进去,眼见空着的还是前几天在时的那个车位。把车停好,试探性的上了楼,远远看着坐在值班室的还是那位赵护士。按说这家医院给我的印象的确不太好,别的医院可能会忘了戴口罩,但这家不会,味儿大的刺鼻,几个年龄稍大的护士说话粗里粗气,只有这位赵护士是个意外。她每次值班,特别是夜间总是主动过来几趟,说话也温和,按说医护职业该当如此,可这里也只有她了。

那天,监护仪上的夹钳夹到母亲的手,母亲说痛,夹住手了,心不在焉的护士随意一换,母亲又说痛,她又换,母亲再说疼,我一时气愤说,“你这姑娘咋回事!”她顶撞说:“咋了,是她指甲太长。”意思是怪我们陪护的也不尽责,我一时恼怒,用手指着她,几乎要发作,护士看我情绪不对,赶紧说:“还痛吗,奶奶?”她一句奶奶,我充满气的手指立刻变软。姑娘稍微镇静下来,又交代说,检测仪上那个是心率,哪个是血压,还说心率超过100,高压高于160要去叫她,说完就走了。过了一会儿检测仪还真是异常,不停的报警,我和大哥相互交换一下眼神,都不好意思去,因为病房离护士站很近,护士听到声音已赶过来,说可能是奶奶侧身压到了,调试好才走。期间又几次主动进来。是呀,这么个黑夜,一个姑娘不停的穿梭,医护还真不是平常人能干得了的。

  我过去向赵护士说明情况,并说如果不行就不退了。她居然说:“那怎么行,好几百呢,你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她当即电话通融,而后说让我等到下午三点,她带我去办,我自然是感激。而当我说能不能办昨天的日期,因为来时县医院交代,同一天不能同时办理出入院手续,否则只能自费。而实际上我们的确是上午走、下午入。旁边坐着的一位护士生硬的插话,“不行,你当天还有费用。”

“不行,当天的就自费。”

“那也不行,我们这边出院证、病历都填的是昨天的日期。”

  真是一个感动,一个生硬,这些年,医护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了,但还是个别人有差距,所以现在到医院还得学会耐着性子。在车上坐等两个小时,终于到下午三点,由赵护士领着,很快办完相关手续,新农合加上大病救助,报销比例大大超出逾期,看来关键时刻还真是老百姓救命的一道防线,如果管理使用更合理就好了,减少过度医疗造成的浪费,提高基层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医护以徳为先,服务以诚为本”的标语不能只是挂在墙上的装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