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拾集散文婚姻育儿

浅谈胎教与优生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10人  东方沐鸿

                        浅谈胎教与优生

                            【沐  鸿】

        说起胎教,当代的众多新婚夫妇都十分迷赖,即将当爸爸的丈夫总是早早地把胎教材料买上一大摞。什么音乐磁带啦,DVD光碟啦,诗词歌赋、文学数理等,有一位准爸爸居然还“逼”着准妈妈自学外语,说是要让“母子同学”。

        那么,胎教是否真的能有助于尚在母腹中的孩儿早期开发智力呢?笔者的观点是肯定的。进行科学、正确的胎教是优生的基础。

        首先,从诸多国内外专家的临床实验证明,在适当的胎儿发育阶段,进行必要地胎教,有助于优化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环境和促进胎儿大脑网络的构建。

        其实胎教是孩子早期教育的前延。科学证明,胎儿在不同的发育时段内,其不同的感觉器官都在发育生长。所以,根据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体外教育,对促进胎儿感官健康生长起到一定的先导作用。

        再从生物的遗传学角度来分析,我们知道,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在细胞质内含有具有复制功能的遗传因子——染色体;染色体又是由无数个基因片断组成,而每一个基因片断都控制着任何一个生物体的形态或感官行为。如某个基因片断控制人的语言功能;某个基因片断控制人的思维功能;这些功能就是人的感官行为功能。而同样,有的基因则是控制人体的形态发育的,如某个基因控制人体的五官功能;某个基因控制人体的四肢功能;还有诸如生殖功能、肌肤颜色、毛发密度等等。所有这些人体形态和感官行为,莫一不是由父母身上的染色体复制后遗传给腹中的胎儿的。而在基因片断上起复制遗传作用的化学因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

        但胎儿在发育过程中,随着细胞的分裂,胎儿不断发育,不管是形体发育还是感官发育都日臻完善,根据科学资料分析,当胎儿发育至10周时,就有了触觉功能;24周时就有了听觉功能;30周时味觉、视觉功能发育成熟。因此,在胎儿发育10周时,可以适度地抚摸按摩腹部,同胎儿进行“接触交流”;20周以后,逐渐播放一些轻音乐,让胎儿接受些“乐感”,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30周左右,准妈妈可以多做些“极目远眺”的运动。培养孩子的视觉,少吃些味重的食品,让孩子少负担那些“油盐酱醋”。总之,科学的胎教就要根据胎儿的发育进度,相应地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一味地强塞硬灌,象上述所提到的“母子同学外语”的笑例。否则,就不是科学的胎教方法了。

        综上所述,科学的胎教是优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优生优育的基础,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开辟这一个神秘而充满诱惑力的科学领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