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的足迹文学创作中华文学

零散的足迹525

2025-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韩甸

              525、胡    来(96)

                      一一打油诗

        566、蚌虾

小时玩物嘎啦瓢,

现在上市卖青苗,

臭大坑中有的是,

成为商品找不着。

注:小时候在臭水坑中的玩物嘎啦瓢,现在网上叫蚌虾,卖卵苗,论个卖,还挺贵的。

      家乡离河边远,看不到嘎啦,这东西海边叫蛤蜊吧?河边应该叫河蚌。

      我们平时有两处地方能找到贝壳类东西玩:

        一个是沙堆里有,很小还薄,不如绿豆粒大,干的,一捏就碎,得扒拉着一点一点地找。

      不过沙堆中找到的是螺旋状圆的,我们叫海拉嫫嫫。

      另一个就是夏天长年积水的坑里有,活的,浮在水面红红的一层,一有动静就杀底,我们用手捧着抓,这个我们叫嘎啦瓢。

      嘎啦瓢的伴生物我们叫王八盖子,网上叫恐龙虾,它们好像都属于远古生物,并且都成了现代人的宠物在网上售卖。

      虽然它们是伴生关系,但也不绝对,不过,有王八盖子必有嘎啦瓢,有嘎啦瓢不一定有王八盖子。

    也就是王八盖子出现的几率小。

    现在村里的大坑都填平盖房子了,不存在了,嘎啦瓢和王八盖子也都见不到了。

        567、调剂费

医院开药不算贵,

加收五元调济费,

花样翻新名目多,

不能报销现金配。

注:去中医院给老伴开药,老伴问我,开什么药?

      我说开中成药吧,省事。

      医生说,还是汤药效果好。

      这热天熬药活不好干,真不乐意熬。

      以前都花钱让医院熬,药熬得清汤寡水的,自己熬药汤恋着乎的,明显浪费严重。

    问医生,医生也说自己熬更好一些,所以,再开药都是自己熬。

    既然医生主张抓汤药,那就尊重医生意见。

      交款时刷医保卡按完密码后,让再交五元钱现金。

      以前没有这么一说呀,我问:什么钱?

      收款员答:调剂费,不能报销,需要自己掏钱。

    看来这是医院的新举措,应该是抓药钱,这药不能自己抓,得医院人抓,所以得收劳务费。

    掏吧,不掏也不行呀,这里没有讲道理的空间。

    票单上没打“调剂费”,只单给打出“自费五元”的一张单据。

      挂号时挂号费二元,要加诊查费五元,总计七元;交款时又加调济费五元。

      钱倒是不多,就是玩人。

        568、摆烂

想要熬药锅摆烂,

开关按下没有电,

毛病无法判断出,

只好全员拆一遍。

注:这是第二次犯病了,电源有电,插上用电器不工作,用电笔试,用电器还有电,就是不玩活。

    只好把用电器、导线、墙壁插座,普遍拆卸一遍,也没找到原因,装好,一切恢复正常。

        569、干呆

外头下雨屋停电,

打开手机没啥干,

躺在床上睡一觉,

老伴叫我该吃饭。

注:没电没网,手机玩不了。

        570、打官司

王氏翁媪去法院,

状告二儿拖陈欠,

总共金币八千整,

赖着不还法庭见。

注:晚上遛弯时金嫂告诉老伴,今天出门遛达,遇到本厂老工人王师傅俩口子了,说了一会话。

    王师傅老伴告诉金嫂,俩人要去法院打官司,状告二儿子借钱不还。

    金嫂问:多少钱呀?还值得告状。

      回答说:八千。

    听到这个消息,真让人汗颜了,这么几个钱还值得父子打官司?恐怕连费用都不够,这爷俩,都够驴性的了。

      王师傅三个孩子,一姑娘俩小子,都是我的学生。

      姑娘出车祸没了,剩俩小子还和二儿子处成这样,真够悲哀的。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知道他家的经是怎么念的,不了解情况,不好说三道四。

      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

      老俩口都有退休金,不至于就缺手这八千块钱吧?

      估计是让孩子给气翻白眼了,才出此下策。(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