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难与色悦
曾经看过胡适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其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他批的是因为家务琐事与胡适母亲闹别扭的两位嫂嫂,整天甩脸子给婆婆看,让早年守寡的母亲经常暗夜里饮泣到天明。
与这句话异曲同工的是,微信朋友圈里曾流传过的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谈崩了业务的儿子,回家看到老母亲因为找一件东西,把自己房间床底下的旧物件倒腾出来,整得房间有点乱,儿子不悦,临出门前黑着脸撂了一句:“吃饱没事干!”结果导致母亲跳楼自杀。---这就是论语里提到过的一个重要概念:色难。这个词出自《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说的就是孝敬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很难有一个谦和的态度。对父母尚且如此,对于陌生人就更不用说了。
与此相对的是色悦。这两个字,从字面上看来就让人心生温暖,如沐春风。这让我想起在自己在二十几岁四处求职的艰难日子里,有次去一家公司面试,公司里负责接待的先生面带微笑,先让我放松下来,接着在面试过程中,忽然有个小姑娘慌里慌张地进来说了点什么,那位先生继续微笑着温和地说:“怎么又错了呢?别着急,待会儿我过去看看。”那一瞬间,我忽然间有些感动:什么时候,我也能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与这样带着微笑的人共事呢?
虽然后来我并没有去那家公司,但那位先生的笑容却一直印在我的心里。这样的微笑,后来我从很多成功人士脸上都能看到,那是一种历经世事沧桑练就的豁达心态的展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为他人着想的真诚善意。这样的人,给别人留下的记忆和印象,总是温暖而永久难忘。也正是这位先生的微笑,带给了我温暖他人的力量,让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与人相处的时候,总是尽量保持微笑,由此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人际冲突。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很难再从陌生人脸上看到笑容了。社会的变革,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紧张,让很多人心生憎恶,即使亲人之间,也难以施舍一丝微笑。一言不合就吵架甚至打打杀杀,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年初发生在武昌火车站小饭馆前的斩首事件,至今想来仍然令人心有余悸。我们对于自己说出的话,有选择的权利,也得有负责的义务。同样一句话,和颜悦色地说与恶声恶气地说,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给人带来的感受也是冰火两重天。
从心理学上讲,有同理心的人一般是不会给人脸色看的,即使他/她心里有意见,也会通过一种通情达理的方式说出来,而没必要用难看的脸色让事态恶化。而做不到这点的,要么是小时候受宠太过,父母当心肝宝贝一样呵护着,有求必应,而有求不应的时候,使使脸色和性子仍然能达到目的,等他/她长大后踏入社会就产生了错觉,以为周围的所有人仍然可以像父母一样包容着他/她,只要自己使使脸色和性子仍然能达到目的,实在达不到目的还可以顺带起起威慑作用。然并卵,你把自己当根葱,没人拿你蘸酱吃。谁怕谁呢?再有一种,就是小时候受打压太过却无力反抗,压抑在心里成了病,长大后一遇到类似情况立刻产生应激反应,即使是一件本应可以好好解决的事情,他/她也以一种习惯性的冷漠态度对待,从而造成双方误会和隔阂加深,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我们与人相处时,特别是与自己的家人相处时,尽量多一点、再多一点微笑。在外面工作的时候,我们可能很容易对同事、对领导、对客户保持微笑,为了生计,即使装也装得很像。而回到家里,解除伪装后,就很容易对最亲近的人摆出臭脸来。殊不知,在生活中陪你走得最久最远的,还是你的家人。在漫长岁月中,多留一些笑容给他们,让他们想起你时就像想起一缕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