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

20岁想要很多钱,30岁想要很多爱|中年逆反,是30岁后最大的坎

2021-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麦麦麦麸

访谈室来了一个姑娘阿静。

她说自己的人生活反了。

以前“我什么都不想要,就只想要赚钱,买豪车豪宅。”

可物质上满足之后,她开始质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有朋友,不开心不知道跟谁说。

越长大,越觉得身边的人看上的,都是自己身上的资源,关系一点都不纯粹。

她开始厌倦生活。

终于,濒临崩溃时,她放弃一切。只要了一台车,和一张一万额度的信用卡。

她决定重新活一次。不再事事逞强,放下防备和伪装,活得自在一些。

访谈的过程,弹幕一片嘘声:

“凡尔赛吧,有钱人才说感觉不到爱了,我都感觉不到活着”

“羡慕,小姐姐的人生分我过过”

“富婆,酸了”

可当我看到她一边擦眼泪一边说:“童年受母亲金钱观念的影响,我从来没有爱过一个人,我不知道什么是爱”。

我知道这不是凡尔赛,而是典型的“内在放逐者”逆反。

内在放逐者,是内部家庭系统治疗中的一个概念。

意思是我们内在很有生命力的部分,在成长过程中被伤得很深,也不被允许出现,就被排斥到了意识之外,所以被称为内在放逐者。

这部分一直是被压抑着的。

一旦有一天压不住了,就会开始逆反。罗杰斯说:“生命追求要活出全部的自我。”

每个人的生活,其实是内在不同部分自我渴望的集合。

你对生活隐约的不满足感,其实是管理者、消防员与放逐者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

可以尝试着:

a. 拟一个清单:想消灭的缺点

b. 与每一个特点握手言和

c. 写下你想要的状态,从现在开始,带着觉察一点点培养它

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