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

2017-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姚冬

核心思想:“传媒既是信息”:在对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方面,传媒本身比传递的内容更为重要。

浅薄 vs 深刻    信息化思维 vs 工业化思维

工业化思维方式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浅入深;信息化思维方式是透过本质看现象,由深入浅。后者即是浅薄,而浅薄比深刻境界更高;

浅薄透过本质看现象,即现象式思维,包括碎片式思维、并行式思维、协同式思维、非线性思维、创新式思维。这些与互联网传媒高度匹配而具有“浅薄”特点的思维方式,与黑格尔时代的传统工业化“深刻”思维方式格格不入,却正是人类大脑演进的方向;

浅薄、碎片化思维比深度思考、深度阅读更贴近人脑的自然方式,这一论点初看起来太挑战常理,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动物本能,几百万年野外生存形成的动物性大脑,决定了人脑天生状态就是不专心的,关注焦点的快速转移曾经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深度思考、深度阅读,要求对单一目标保持持续的关注,而且不能打断、切换,这种方式是反人脑的自然状态,需要后天训练大脑,控制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绝对不受干扰的专注于单一任务的能力代表了我们心理发展史上一个奇怪的反常现象”;

为了换取互联网所蕴藏的财富,我们正在舍弃过去那种线性思考过程;这种新模式希望也需要以简短、杂乱而且经常是爆炸性的方式收发信息,遵循的原则是越快越好;

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长远影响的一个最大的悖论: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语言,文字,书籍,互联网

语言,知识的口口相传;到文字,羊皮卷、手抄本;到活字印刷术,书籍的出现;到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方式即媒介,从而也改变了人脑思维的模式;

人脑的思维模式,正如婴儿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一样,从婴幼儿时期以自我为中心的对世界的纯感官认知,逐步发展到青年时期更抽象、更客观的经验分析。这是从表现化、碎片式、经验式的思维转向深刻化、整体性、理性化的思维。而互联网模式下,我们重回碎片化、表象化的思维。

深度阅读将持续式微,完全有可能变成少数知识精英群体的专属活动;

沉浸式阅读,碎片化阅读,一个是反时代的,一个是顺应潮流的,到底孰优孰劣?谁能给出答案?

技术,工具,伦理,模式

信息科技是我们对计算机出现以来科技的描述,但事实上,造纸术、印刷术,都是技术手段,地图、钟表、电脑、互联网,都是信息的载体和工具,信息科技古已有之。从纸张,到书籍,到电脑,到互联网,到物联网,技术从以往工具的层面,已经俨然成为决定人类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的关键因素,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甚至决定了人脑、人类的存在方式。

“书写、印刷和计算机”,都是对文字的技术化。所有的技术,所有的工具,所有的载体,所有的方式,都会改变思维的方式;正如阅读时的认知行为不仅涉及我们的视觉,而且还涉及触觉,阅读从纸面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中的深入程度,决定了我们阅读时的思维模式;

我们通过工具扩展我们的力量,控制周围的环境:控制自然,控制时间,控制距离,控制彼此。如同地图、钟表的出现,我们描述、定义世界的方式变成了“映射成图”“时间刻度”,(思维导图更像是地图与碎片化思维的结合体),地图的出现,扩大人类活动范围的同时,改变了人脑的思维方式;钟表的出现,将三维世界生活的人类,加入了时间维,尽管人类还暂时无法在四维空间活动,但无疑给人类打开了一扇上帝模式的窗户(西斯廷教堂上的大脑,人脑即上帝?);

空格、标点的出现,是区别于之前的口口相传,但是有利于阅读,将大脑从句式分析中解脱出来,关注在内容分析,从而使深度阅读成为可能。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西方心智发展史上的根本性事件,信息大爆炸,宗教类、文学类、小说类书籍大量落到纸面、落到书籍,这个才是真正的文化大复兴,头脑解放。

我们和工具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是双向的,就在技术成为我们自身的外延的时,我们也成为了技术的外延。木匠把锤子拿在手里时,他用手做的只有锤子能做的事。所有工具在开创种种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限制。工具用的越多,工具的形式和功能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就越大。

“我们塑造工具,然后工具塑造我们”。技术会让它所增强的那种能力麻木,甚至完全丧失。

认知负荷,信息过载,人工智能

信息过载的时代,无论是深度阅读,或是浅度阅读,碎片化阅读,都无法处理不断蓬勃而出的信息。搜素,依然是人工检索信息、过滤信息的方式;而人工智能也许可以帮忙解决问题,通过AI将信息整理、分析、过滤、存储、推荐,以前的互联网、搜素引擎类似伴读书童,主动权还在人类自己。而AI的智能系统,则像罗胖所说的翰林院,为人类主人读书并推荐关键信息。

然而,AI之下,人类到底是皇帝,还是傀儡?

《浅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