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军长董振堂战死沙场丨2018/11/16
每天写一篇日记,雷打不动
2018年11月16日星期五,冬雨绵绵
继续重温红色历史,红军西路军西进到了河西走廊中部,先后占领了临泽、高台一带,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马匪调集人马拚命反扑,在高台与红五军发生血战一一
西进
十一月十二日至二十一日,西路军九军、三十军分别占领永昌、山丹,并在此创建根据地。十二月下旬,由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结成抗日统一战线,中央军委随命令西路军继续执行西进任务。西路军二万多指战员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三十军及总部直属队沿山向临泽倪家营挺进,九军居中抵沙河一线,五军则在攻占临泽后向高台进军。
高台位于甘肃省西部,是兰新公路的咽喉要道,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高台城南是海拔5400余米的祁连山脉,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城北是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大沙漠。我军要西进,首先必须占领高台。
高台县城傍河南岸,城墙高约三丈,东西城门各有城楼。城内东街有天主教堂,建筑宏伟。北城有大佛寺,建于明代,巍峨挺拔。西关有财神楼,为孤立险要制高点,可控制西门。东郊有一墩,扼守东关。城内守敌除马步康的一个排和保安队外,还有县长马鹤年、国民党党部书记长王兆德新组建的民团,共800多人。在西路军占领山丹后,仓促组建的民团共800人。西路军攻占临泽后,马步康的一个排就闻风西逃。
1936年十二月三十日晚,西路军第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领三十九团、四十五团、骑兵团两个连、特务团四个连和军直属队部分人员共二千八百余人,以四十五团为左路、三十九团为右路,其余居中,从临泽连夜向高台进发。行至高台东郊渠口堡一带,与敌增援的骑兵部队遭遇。红五军骑兵团长吕仁礼率三百多铁骑健儿,手执大刀,杀声连天,奋勇杀敌。在特务团配合下,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将敌两个连全部歼灭。元旦清晨,红五军一举攻克高台城,守城民团八百多人被俘,拂晓,红旗插上了高台古城楼。
红五军攻占高台后,为团结和依靠贫苦群众,部队机关和后勤人员立即投入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工作。
就在三十军进驻倪家营、九军攻占沙河一线,五军攻占高台之际,西路军接到中央军委"时局复杂,西路军就地待命,开展创建根据地"的指示。此时,在一条山、古浪、四十里堡受西路军重大打击的敌军又集结其一百师、骑五师等正规军二万余人,并调集青海湟中、湟源、循化、化隆、大通、祁连、乐都、同仁和甘肃武威、张掖、酒泉等地的二十多个团,共六万余人,兵分两路向红西路军扑来。
敌人用部分兵力切断高台、临泽的联系,并分割包围、钳制沙河、倪家营主力,集中马彪、马朴、韩起禄、韩三成四个骑兵旅和炮兵团、特务团以及大通陈嘉禾民团、马德胜民团、马兆瑞民团等计二万余兵力,全力围攻红五军。从一九三七年元月十二起,敌人采取拉大网分层逐渐收缩包围圈的办法向高台城逼近。
血战
1937年元月12日,马元海调集部队和民团2万余人,在大炮的配合下,攻击高台城。董振堂指挥红五军孤军奋战,抗击敌人进攻,但由于敌军攻势猛烈,只能逐步退入城内,依托城墙打击敌人。
元月十五日,敌人两个营在炮火掩护下,向财神楼连续发动进攻,我军将士严正以待,用机枪、步枪、手榴弹和石块,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激烈的战斗进行了四天,歼敌六百多人。由于城堡工事遭到严重破坏,我军伤亡很大,情况异常紧急。在一无援兵、二无弹药的情况下,率部驻守东城的董振堂命令骑兵团长吕仁礼率部突围,但由于高台是西进必经之地和重要据点,西路军总部命令五军死守,不能防弃。面对严竣的形势,红五军指战员采取灵活多样的攻守策略,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又艰难的坚守了三天四夜。
元月二十日晨,敌人集中全部兵力,用人海战术四面硬拼攻城,指战员们用刺刀、枪托拼杀,用石块砸,用矛戳,用口咬,和敌人同归于尽,继续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使两千多敌人横尸城下。我军因疲惫之师,孤军奋战,也伤亡惨重,处境十分危险。一次一次的失利,使敌人更加疯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在率军政人员增援西关途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2岁。
一直率四十五团坚守城东南的军长董振堂最后身边仅剩1名同志,且已伤痕累累。董振堂本人腿部中弹负伤,在跳下城墙时又摔断了腰。面对敌人的前堵后追,董振堂命身边的战士赶快突围,自己掩护,等这位同志含泪离去后,他将左轮手枪子弹尽数射向敌人,右手持枪将剩余的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
董军长、杨主任、叶团长等同志的头颅被割下挂在高台城门楼上示众。马匪还把董军长的头连同相片一起送到南京领了重赏。
马家军攻陷高台后,气焰更加嚣张,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全城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进城三天时间前后捕获、残害红军伤病员和群众2400多人,城东北角和城南沙滩处,活埋红军数百人,一部分被送往张掖、武威、青海后惨遭杀害;290余间民房被焚烧,几条街巷几乎变成火海,有不少妇女被奸,财产被抢,其惨状目不忍睹。马匪的暴行罄竹难书。
援救
从元月十二日至二十日,二千八百多红五军将士与十倍之敌英勇奋战九天九夜,除少数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在高台战斗危急时刻,西路军总部派骑兵师和三十军八十九师一部支援,但在高台东南的小海子滩遭遇敌人截击,骑兵师 200多名指战员牺牲,八十九师部队也有许多伤亡。
在激烈战斗中,师长董彦俊、政委秦贤道等英勇牺牲。
高台失陷后,临泽、沙河也相断失守。五军、九军余部突围至倪家营与主力会合,总兵力不足万人。二月二十一日,中央电示四军、三十一军渡河接应西路军东返。东返途中,全歼敌宪兵团、及骑兵旅一部及两个营,此时军政委员会主任陈昌浩改变主意,命令部队返回倪家营,再次陷入敌重兵围困之中。
西路军自一九三六年十月下旬渡河西征,二万一千八百余人,历时一百九十天,经数百次战斗,行程三千多里,抵达新疆星星狭与中央派出的营救代表陈云、滕代远会合时仅剩四百八十余人,包括直接返回延安的同志,共计八百余人。
高台失陷后,敌人挨门逐户搜捕红军伤病员和失散人员,不管敌人多么疯狂凶残,许多群众还是冒着生命危险营救了很多亲人,如:营长李中荣、战士夏德伟、四十五团政委张力雄、通讯员陈永禄、骑兵团团长吕仁礼、干部团政治处主任徐一新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精英,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79227/a6aa186b16e4d49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79227/5b27b6da142e9bb4.jpg)
一一一 END 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