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一)
01 时势造英雄
中国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随着陈胜的死,而土崩瓦解,但是造反之火却已成燎原之势,在秦国各地铺开。
时势造英雄。项梁和项羽叔侄俩怎么也没想到,沦为亡国奴后还不到二十年,属于他们的机会这么快就到来了。
此时的项梁依靠祖上余荫,以及陈胜起义时借用其父项燕名义,不断在江东地区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已经成为抗秦的第一大势力。
网图侵删项梁在不断扩张势力的同时,吸收了不少的仁人志士,比如范增、钟离昧、吕辰、蒲将军、韩信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项羽称霸天下的领导班子成员。只不过韩信在最后成为了项氏集团的遗珠。
另外还有一个曾经从骊山修陵工地逃走的罪犯英布,造反后觉得做江洋大盗格局太小,这时也带着自己的队伍投奔了项氏。
这个时候,项梁的队伍人数达到了7万左右。为了师出有名,他听从了范增的建议,把正在放羊的楚怀王孙子熊心立为楚王。
这样的操作,很容易让故国老百姓想起自己的王上曾经被秦人欺负的可怜样,以此凝聚民心所向。
也标志着,秦末的农民起义已经被六国贵族复国起义所替代。
02 项梁之死
在项梁拉队伍、抢地盘时,章邯也一直在各地灭反秦之火。
魏国复国势力第一个被章邯剿灭。魏王魏咎看到齐楚援军被章邯所灭,就跟章邯约定投降,条件是勿伤百姓,随后自焚而死。其弟魏豹流亡去了楚国。
接着,灭魏后的章邯紧追不舍地攻至齐国东阿城,齐国告急。
项梁听说魏灭齐危,迅速率楚国主力前往救齐,在东阿城下大战章邯。章邯大败。被项梁派出的刘邦和项羽追击至濮阳。章邯逃进濮阳城,引来黄河水(此时的黄河还没有被改道)做护城河,并高挂停战牌。
项羽、刘邦两人见濮阳难以攻克,转头进攻定陶受阻后,又掉头向西,在雍丘大败秦军,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被杀。
楚军三战三捷,士气大涨。项梁对自己有点迷之自信了,换个说法就是“有点飘了”,觉得自己天生带有灭秦使命。
人在成功之时,一定要保持敬畏与谦和之心态,努力虽然必不可少,但是运气占有很大成分。
击败章邯,主要还是章邯和魏、楚、齐已经鏖战了很久,军力疲惫不堪,没防备他突然来这一下。
第二、三战都是人家刘邦和项羽打下来的。尤其是项羽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硬战水平,被项梁给无视了。
秦军已经强大了100多年,可不是菜鸟。并且此时已经被动员起来,应当引起重视和戒备。尤其章邯已经从敖仓调来了大批粮草,还把北面的王离军主力秘密地调到了濮阳。
因此,项梁忽略了龟缩在濮阳的章邯,把注意力放到了定陶,后果就是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章邯率领30万秦军,突袭了定陶的项梁。项梁被杀,楚军残兵四散。
03 楚军援赵
章邯再次掌握战局主动权。然而却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没有“斩草除根”,他认为楚国已经被自己打残了,剩下的“杀鸡焉用牛刀”?转而去攻打赵国,毕竟赵国难啃的人设已经根深蒂固。
章邯一路势如破竹,攻下赵国邯郸。赵王退守巨鹿,向各国遍发求援书,苦苦等待救援。
此时的楚国,楚怀王趁项梁死,迅速收拢权力,处处钳制项羽,把大军的指挥权也从项羽手中夺回。
收到赵国的求援时,楚国很仗义,迅速集结了所有能动的力量,组成了一支队伍,由之前曾劝谏过项梁的宋义为上将军,带着项羽、范增、英布等所有能打的人,尽数驰援赵国。
驰援途中,项羽杀掉宋义,聚集三军,言“宋义与齐国传统谋反,大王密令将其斩杀,大伙儿放心,危险已经解除了!”
这支大军队伍本来就是项氏家族拉起来的,于是项羽当仁不让,被推举为上将军。项羽带着这5万将士,幸运地从一个无秦军防备的地方渡过黄河。
此时被困巨鹿的赵王在章邯30多万秦军的围困下,濒临绝望,因为各国援军都按兵不动,谁都不愿当炮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