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
常卫出生在内蒙古中西部一个小山村里,想当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全家人连饭都吃不饱,这个梦想很难实现。后来大姐率先走出了那个小山村,在呼市的姑姑帮她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在这个小城里安了家,还经常接济家里。也就是这样,常卫才得以念完小学又上了初中高中。
这时赶上了文革停课,常卫念着兄弟姐妹对自己的好,他知道,全家人都在供他读书,他可没有时间浪费,白天去跑病人家,提着药箱给病人送药、换药做简单的处理,晚上就去看那些赵医生的医书,在油灯下看书做笔记。
有些书看不懂太深奥了,他就向赵医生请教。他还喜欢中医,认为这是中国古代传来的博大精深的学问,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传承发扬。他还经常抄写那些穴位表,经常在自己身上按摩找准确的位置和感觉。
最好的学习是在干中学,他跟赤脚赵医生一边东跑西逛看病一边看书,知识也吸收得很快。这期间他见到了更多的人间疾苦,有一户人家比他们家还穷,父母和三个孩子躺在一个席片上,只有一床被褥。这家的女主人病了好几年,家里为给她治病已经一贫如洗。
最好的朋友二军子的母亲病了,总是觉得肠胃不舒服,赵医生建议她去城里的大医院检查。她舍不得花钱,一直吃着赵医生开的药缓解疼痛。夏天赵医生回老家了几个月,她疼得厉害,正好外地来了他们村一个江湖大夫卖给她一种药,号称“包治百病”的灵药,还请了村里的“大仙”来驱魔,结果灵药和大仙都没有治好她的病病,不恰当的药也加重了她的病情,一个月不到她就去世了。
常卫看到身边的这些事情,内心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想如果他是个医生,就不会让二军子的母亲上那些江湖骗子的当。他知道在这个偏僻的山村迫切需要医生,更坚定了自己去当医生的愿望,至少给人开个药方不至于把人吃死!
恢复高考了,他决定去试一试,居然考上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成了一名大龄大学生,不过这在当年并不稀罕,很多大学生都生娃当爹了。
他进了大学,除了沉浸在图书馆中,拼命补习那些他不熟悉的语数外,还经常参加社团活动,做学校义工。
这时他遇见了她——陪伴他一生的爱人王励梅。王励梅的父母都是工人,家庭环境好一些,才有机会进了大学。他们网页是在大学开学的前一天。此时他已经是大二生了,王励梅刚入学,梳着当时流行的两根辫子,眼睛迎着阳光,闪着对新生活的期盼,总有一丝微笑挂在嘴角。身穿一件深色上衣,可以看见雪白的衬衣领子。
他们上的是内蒙医学院,在呼市。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首府,有着大城市的气派。这个城市在历史上也有一段历史,最早建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名为“云中城”,后来历经各个朝代不断扩展,直到清朝建了绥远城,建国后改名为呼和浩特市。
常卫注意到这位学妹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多数学生都是父母陪着有,有的甚至行李都是由父母拿着。王励梅则是自己背着行李卷,一个人来到学校打部新生报名处,在登记本上写下了一年级新生自己的名字。
“你的父母没有陪你来么?”他好奇地问。
“我就是本地人,再说我这么大了,还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来上大学么?”她闪着明亮的眼睛调皮地反问。
他笑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知道。”她看着他也笑了,露出一口小白牙。
一张充满生气的微笑面庞,两根垂在肩头黑油油的发辫,口齿伶俐一口标准的呼市普通话,干净利落的打扮,独立的性格,让常卫记住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