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干劳动不疲惫
如何能使教师的劳动不给我们带来疲惫,如何不至于让我们的神经和心脏免于无穷尽的紧张?
巧劲加干劲。
巧干劳动不疲惫。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条金玉良言。
①体验喜悦
简单来说,想方设法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致力于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喜欢学习,乐于学习,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最终爱上学习。
听着是不是就很美?想想那画面是不是更让人向往?
您肯定会说理想真丰满,然,现实更骨感。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案。
且听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慢慢道来个中诀窍——
让每个学生都由于有成绩而体验到个人喜悦。
当孩子们的精力都被引入了正轨,都能从事符合他年龄段、心理生理特点的、力所能及的、可以指望取得成绩的脑力劳动时,他们就会勤奋而集中精力的工作(学习)——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的完成作业上。
这样的课堂就不会使老师感到困扰,工作起来也就不至于疲惫,也不必紧张的等待着出现不愉快事情——师生都是以舒展的、自由的状态,自由地生活在“课堂”这个生命“道场”中。
②精准分类
好的课堂需要我们真正把“因材施教”4个字落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活动中。
因为教育和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的艺术。
打个比方,学习成绩如同一条小路,通向儿童的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保护这小路和这火花。
这就是点燃、唤起,一旦孩子内心“向学”的小宇宙被点燃,内驱力被唤醒,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学生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体。
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最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组——
A组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他们不需要任何帮助这么轻而易举的解答任何习题。教师的作用是稍加指点或暗示。这类学生说属于“不够吃”,需要老师再选择给到一些超出大纲范围的、需要稍加努力才能完成的额外任务。
这类孩子在群体中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可遇而不可求。
B组是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出色的完成需要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客服困难的任务。这类孩子成绩的获得靠的是勤奋和顽强。
大部分的教师和家长,把几乎所有的孩子绑架上了这架战车。这就叫简单粗暴、忽略漠视孩子的差异性。
C组孩子能力中等。一般不需要帮助能自己解决中等难度的习题,复杂的习题有时不会做。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高超的教学技艺。
这类孩子才是人群中的大部分。
D组孩子属于蜗牛型。他们理解和做题速度都很缓慢。课堂上的效率可能得打5折甚至7折。但这类孩子无论如何不能催促,不能赶鸭子上架。
这类孩子需要老师长辈有“静心做教育”的意识和“静待花开”的心态。
E组孩子属于困难型。他们不能解决中等难度的习题,需要教师“开小灶”——选取一些能让他们取得哪怕成绩不大的简单习题,目的是为了不破坏他们学习的幼芽、小火苗。
这类孩子最需要长辈的鼓励与呵护,然而事实是,这些孩子经常被言语“软暴力”包裹,很少被“看见”,难以得到关注,往往游离在团队的温暖之外。
当然这种分类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好调整。毕竟,变化是常态,每个孩子的发展都蕴含着无限可能。接受、包容、给予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是为人师者给孩子们提供的教育发展软环境。
如果能扔掉一刀切的简单方法,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悟,区别出这些孩子的不同。整个班级就能营造出相互关怀的氛围,笼罩着智力的灵感。
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学习是极大的享受——老师的工作不会疲累,不至于烦躁;孩子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双方都能收获满满的存在感,价值感。
霍普林夫斯基为什么非要强调给孩子们分层呢?其实和孔子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有着惊人的一致——没有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这个概念本身是相对的。 A同学得5分是成绩好的标志,B同学了得3分可能就是很大的进步。
能精准判断每个学生当前在哪方面有才能,今后的智力会有怎样的发展,是教育才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不能一味的蛮干,陷入低效的勤奋的沼泽中。
方向瞄准,方法找精。
既低头拉车,又抬头看路;
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我们的教育之路才能一路繁花,
跨越星辰大海,走向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