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复盘|整理与结束
大家好,我是慢茶单。
不知道大家现在是不是都在忙着做2021年度复盘呢?
我也是呢,只不过我习惯先做完12月复盘,再来做2021年度复盘。
这样,我的年度复盘才会更完整一些,也更客观一些。
12月计划,完成率为88%。
12月复盘的关键是:整理与结束。
图片来源于花瓣
01|整理
我的整理主要分为app整理与各系列的整理。
(1)app整理
目前,我常用的app有石墨文档、印象笔记、小红书、今日头条、简书、知乎和百家号。
石墨文档主要用来记录一些自己的日常打卡,如每天的晨夕日记和每晚的点滴思考,记录每一次咨询的具体情况等等。
我最喜欢石墨文档里面的“打包”功能,为什么这样说?
比如说现在2021要结束了,那我可以创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2021”,把2021自己记录的所有东西直接打包进去“2021”的文件夹即可。
这样的使用功能类似我们常用的办公软件,只不过石墨文档可以即时同步在线保存,也可以分享给别人共用一个文档。
印象笔记,我主要用来记录自己的计划、复盘,读书笔记,学习笔记这类。
印象笔记和石墨文档一样,可以即时保存和分享别人共用一个文档,只不过它不方便打包,只能分层级。
比如说:读书笔记,我分纸质版和电子版。按照自己排的顺序,读书笔记是02,纸质版读书笔记就是0201,电子版读书笔记则是0202。
图片来源于花瓣小红书,我主要用来输出自律观点,功能和朋友圈一样。它比朋友圈还多了一个强大功能,不需要添加好友也可以观看和评论。
简书、知乎、今日头条和百家号则是用来输出自律观点和自己的更文。
整理的时候,我先是根据每个app的主要功能来进行整理。
比如说,石墨文档最便捷的功能就是“打包”,那么我直接把2021自己记录的所有东西,直接“打包”起来即可。
而印象笔记,则是根据自己一整年的使用习惯,来调整明年的使用方式。
等等,这不是整理吗?怎么还要调整了呢!整理和调整都是不可分割的部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我们都是先整理完,再去做调整的工作,这样的调整细节程度会做的更好。
所以,大家以后在整理东西的时候,不要再把调整分开了,这样很容易干扰到自己的整理和调整的思路,也容易增加(占据)自己的整理时间。
(2)系列整理
我在做年度计划的时候,已经把自己一整年的系列都固定了下来,自己也不会轻易去调整,就算调整也只是微调,把它和同类型的系列合并在一起。
系列怎么整理法呢?
所谓的整理,就是复盘。
因为我有做月复盘的习惯,那么对于每个月各个系列的重大事情都是印象比较深刻。
为了避免自己在做2021年度复盘的时候,思绪不够清晰,把自己平时单独建立的系列做一个具体的年度复盘。
例如:我的自律咨询,已经建立起咨询流程,有了自己固定的记录方式。
那么,我就需要在咨询记录本上,去做自己的年度复盘。然后再根据年度复盘的情况,来规划好明年的规划。
这个方式我参考“微习惯”地做法,想着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微小的方式来推进自己事情的进度,那我为何不可以在年度复盘上,也可以运用这种方式?
带有这样的想法,就去实践起来。
果真,今天我在做2021年度复盘的时候,自己的思绪更为清晰,也知道自己在哪个系列上做出更符合自身情况的规划。
图片来源于花瓣02|结束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我们第一时间要去做的事情就是辞旧迎新。
那我是怎么辞旧迎新法呢?
这一点和上面的整理有点相似,只不过这里的结束所指的是删除和扔掉。
上周,我把自己将近20本书回收到多抓鱼网站。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腾出更大的空间来购买更多地新书回来看。
也把自己今年的手帐本整理起来,打包好放在同一个地方。
把自己今年一整年在做的事情,去进行一些删减,删减去不需要,或者不合适的规划。
以上是我12月的复盘,不知道有没有给到你一点思路呢?
图片来源于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