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盘青菜聊起——生活教育与思维习惯的养成

2021-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黄敏faith

周五傍晚,我还在学校里陪伴课后托管的孩子写作业,女儿发来一条消息:

“我已经把晚饭做什么,定下来了,东西都拿出来了。我准备5:00开始备菜,6:30吃饭,OK吗?”

我是5:45看到这条消息的,美滋滋地回家去,准备饭来张口,享受女儿准备的晚餐。

到家就见女儿在厨房忙活。她一边放着博雅的“自律”课程,一边备菜。从5:15一直忙活到6:45, 热腾腾的饭菜终于上桌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歉:“今天做得有点bug,我把程序弄错了,平时应该先炒土豆再放水的,我直接煮开一锅水,才想起来放土豆,结果土豆就煮了很久。可能味道也会比较怪。”她还很诚恳地请我们给一些反馈。

看她这么具有反思精神,我仔细品尝了一下晚餐的三道菜——土豆不怕煮,粉粉的很好吃,西兰花和青菜火候都有点过头,汤里的菜叶子更是成了“紫菜”的糊状。我说:“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做菜有一个共性的问题? 就是容易煮得太烂,因为总是怕不熟,每次都会煮过头,反复确认,所以炒菜时间会多上一倍。”

小鹅点头称是:“我确实太保守了,怕生的不能吃。”

爸爸说:“你要去慢慢总结摸索,找中间的平衡点,不要总在一个极端。”

小鹅:“那我下次试试另一个极端,菜还生着,不撒盐,就端上来,OK不?”

“可以试一次。”爸爸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

我补充说:“煮太长时间,蔬菜里的维生素就被过度烹饪给破坏了,所以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维生素溶解在水里了,那就把菜汤一起喝了呗。”

“可不单纯是溶于水,是发生化学变化了。”

小鹅做了一个“不懂化学”的表情,我安慰她:“你做饭就是在研究化学啊!”


做一顿饭,不光是做了一番物理化学实验,工作中能够更直接而清晰地揭示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女儿做饭时过于认真,来回翻炒,反复确认,做一顿饭就需要很长时间;她爸爸非常有计划性,一般都会提前把菜拿出来一样样备好,条理分明思路清晰,一边做饭还会一边收拾灶台,拿手菜就是经典的几样;而我比较毛躁(风相),总想争取尽量短的时间内做好一桌花样丰富的饭菜,所以常常一边做一边加料,忙乱中免不了会烫到自己,但以火箭速度做好一顿饭,时不常创个新菜,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我们在家里也常常一起配合做饭,有掌勺的,有打下手的,有洗碗的。强强联手,个性互补,就会感觉特别流畅。仔细琢磨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工序统筹、分工合作、注意力分配、预估与检验等等。

做家务真是很有意思的活动,条理清晰的做事能力,对于思维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常说要多带孩子做家务,参与到真实的生活中,从做中学。如果说小时候只要模仿和体验就够了,随着孩子越来越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要带领他们做对、做好!做事的成就感和家庭的幸福感会陪伴他们一生。

p.s. 女儿做饭的功夫,我重温了干国祥老师在上一次创新教育年会上的演讲。再复习一下良性教育学循环:

在生活中多给孩子真实的任务和挑战,并帮助他们自己去跨越困难(而非代劳),才能让孩子获得内在的自信和满足感,进入良性教育学循环。

我们常常追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干老师说,“意志、责任、动机都是学习过程的副产品。”也就是说,不要指望着有了意志和动机才去学习,往往是在进入到学习的积极状态中,才会信心满满,充满斗志。

远远地致敬一下干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