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以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要输出倒逼输入了

2018-12-16  本文已影响41人  M伯爵

我从今年5月第一次上DISC国际双证班,一直有句话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输出倒逼输入”。说句实话,我一开始并不明白它的意义,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做翻转课堂,为什么要经常分享,而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它是一种高效学习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

我们都知道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输入新知识,形成短期记忆。我们上课、看书都属于这一步,学到的知识形成短期记忆,储存在大脑里。刚听完课、背完单词,会觉得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新鲜的短期记忆,很容易回忆起来。

第二步:大脑对短期记忆进行整理,转化为长期记忆。学习结束后,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停止工作。它会用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对新知识进行整理,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脑科学显示:人脑的长期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只要形成了长期记忆,就几乎不会被忘记。

然而,大脑把短期记忆整理成长期记忆,是个损耗很大的过程,相信大家都有过这个体会,我们刚背完单词时印象深刻,但过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因为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只有不到30%能成为长期记忆,70%以上都会被忘记。

所以反复背诵、朗读效率并不高,因为它们一直在重复学习的第一步——输入,而忽视了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化。所以一边不断学习,一边迅速遗忘。就像一个一边注水,一边漏水的水池,很难快速把水给蓄起来。

同时,我们的大脑天性懒惰,偏好重复这样不怎么消耗脑力的活动。而且,不断重复会让我们越做越熟,从而产生一种“我已经记住了”的假象。但事实上这时候我们只是在机械重复,并没有让大脑活跃起来。

所以,真正高效的学习,不是不断重复,而是减少短期记忆的损耗,让尽可能多的知识变成长期记忆。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主动输出,就是主动回忆学过的知识,把它们从大脑中提取出来。我们往往觉得,得先记住知识,才能想起来。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主动回忆学过的知识,会让大脑进入活跃状态,帮我们更好地记忆。而且,回忆的时候越费劲、越烧脑,记忆的效果越好。

那么我们该如何刻意练习主动输出,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呢?也许可以尝试一下下面的方法:

1、主动给自己考个试或者试着将自己所学分享给他人

过去我们往往把考试当做检测学习成果的手段,但其实它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法。而分享也和考试性质一样,他们的本质,就是强制你从大脑里检索回忆知识,而这能让你记得更牢。比如我们可以在阅读以后问自己几个书中的问题、凭记忆画出书的脑图、认真做读书笔记……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考试。又或者开个小分享会,写一篇读后感,在聚会前和大家聊聊最近的所见所想……也都能帮助我们加深记忆。

2、学习之间主动留出间隔

我们总认为学习时一心一意,效果才好。但事实是:当学习被打断后重新开始时,大脑需要花费更多力气来回忆它,反而让我们记得更牢。因此如果你的学习遇到了瓶颈,可以休息一下、做点其他事,再重新开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两次学习之间不宜隔太久,最好控制在一天左右。如果间隔时间太久,就真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3、穿插学习不同的内容

常见的学习模式,是把一个内容学完,再开始另一个。但实际上穿插学习不同的内容,比长时间学习同一个东西效果更好。比如,篮球入门时,把传球、投篮这些技术动作穿插学习……这样每一次切换学习内容时,大脑都需要重新回忆上次学到的知识,无形中就达到了巩固记忆的目的。

4、找答案前,先努力思考一下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考试时怎么都想不起来的题目,回头翻书找到答案后,会印象特别深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不知道答案时直接进行知识的检索,能让大脑进入活跃模式,把之后接收到的信息记得更牢。所以,如果你想学一个东西,不妨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一遍,然后再寻求专业的帮助。

说到学习,自然要谈谈创造力。如果说创造是在大脑里盖房子,那么各种知识就是这个建筑的材料。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缺乏创造力,其实只是因为缺乏知识。

因此,高效学习的关键,不在于重复,而在于主动输出,在于主动回忆应用,而且难度越大,记忆越深刻。也因此,输出倒逼输入,绝对不是一个空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