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激励

2021-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镜像德哥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在者岁末年初的时候,我们不经意就给自己立个FLAG;当听到牛人经验分享的时候,我们也会心潮澎湃地开始学做这样的人;在碰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也会暗暗下决心从此丢掉一些坏习惯。然后没过几天,你就发现,我们就又会回到回来的生活轨迹,一切都没有当初设想的那样变化,也许,这就是笑来老师所说的那样——说到与做到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么遥远。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我们都是这么不靠谱的人吗?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做,不是我们不会做,而是我们缺乏持续做一件事的动力。可能这是我们天生基因自带的BUG,我们天生喜新厌旧,总是朝三暮四,但从长期的视角来观察,很多事情就是需要不断重复才会有所进步,经过长期的刻意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既然我们都是这么不靠谱,那有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呢。我记得有一个老领导曾经对我说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激励,特别是单位中很多中层干部更要学会自我激励,因为别人或者领导给予的鼓励总是有限的,只有自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中层干部,做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不仅要学会自己给自己鼓劲,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给下属鼓励,让团队做事有更多的动力和持续性。

        我发现,我们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天生乐观派总是占少数,最常遇到的是那种经常抱怨的人,抱怨工作太忙,抱怨自己运气不好。然而,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认识一个师兄,看到他工作总是比别人努力,上班之余还在不断学习,有一天,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能这么上进呢?他告诉我说,因为我们是一流大学出来的,做事的时候就要比其他人做的更漂亮,跟我们同一个学校出来的人表现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样,我们不能丢了我们学校的这个牌子。当然,我工作之后,虽然嘴上没说,但私下也曾这么要求自己,于是,很多时候做事的态度自然就跟别人有所不同。

       不过,现在有了长期主义的观念,有了一群践行长期观念的战友,发现自我激励变得更容易了。因为有了长期的目标,我们工作不再只是上“班”,我们是在为自己打工,不断磨练自己的各种技能,增加场外赚钱能力;我们看待事情不再只看眼前的得失,而是看重长期的价值;我们也不再与别人竞争,而是与自己比较,不断成长。因此,内心也多了一分从容淡定,少了一分焦躁不安。

      就拿我现在社交健身来说了,从一开始,我们就下定了长期健身的目标,7年或许很长,但有了一群一起健身的小伙伴的陪伴,每天早起跑步打卡已经持续56天,不管刮风下雨,一到时间该干嘛就干嘛,感觉这两个月时间也很快就过去了。也许,有机会看到更多优秀战友是如何健身,坚持打卡,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跟上他们的脚步。也许给自己定一个稍微宏大一点的目标,小目标实现起来也就感觉不那么困难了。

       我们人类天生就是社交动物,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践行长期主义,通过社交学习,链接更多的牛人,让自己与更多优秀的人为伍,那么很大概率上,我们也不会轻易掉队,更不缺乏持续的激励与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