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的“迟脉”到底是什么样的?此文带你读懂读通
脉象是中医临床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学习脉诊的难度又是业界所公认的,就连脉学的开山祖师王叔和也发出“胸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感叹。
要学好脉学,不背一些脉诀怎么行?然而古今脉诀以歌诀体裁写成,犹怪世夐文隐,年移代革,其中隐藏的深意并非浅学所能窥造,因此,详细注解、翻译、阐发脉诀,对于后学者大有裨益。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细细学习迟(阴)脉象,相信小编,本篇内容一点都不难懂,快学起来——
迟脉(阴)
[原文]
体象迟脉属阴,象①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提要]
此段讲迟脉的性质及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象:体象,形象。
[译文]
迟脉一般属于阴证,脉象的频率比正常脉搏的一息四至要低,脉搏的起落极为缓慢,在一呼一吸之间仅有三次。
[解析]
迟,有缓慢之意。迟脉是指脉率较慢,低于正常。但迟脉亦可见于常人,在常人中某些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或体质健壮的青壮年人可见到迟脉,是健康的表现。但病理性的迟脉多见于寒证。人身气血之所以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气尤其是肾阳的温煦和推动。而寒性凝滞,一旦阴寒之邪侵入经脉,损遏阳气,即可致气血凝滞而行缓;或阳气虚衰,推动无力,可致血运不畅而迟缓。故《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难经·九难》曰:“迟则为寒。”李中梓曰:“迟之为义,迟滞而不能中和也。脉以一息四至为平,若一息三至,则迟而不及也。阴性多滞,故阴寒之证,脉必见迟也……脉之至数愈迟,则证之阴寒益甚矣。”
[原文]
主病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左寸迟者,心痛停凝。迟在左关,癥①结挛筋②。左尺得迟,肾虚便浊,女子不月③。右寸迟者,肺寒痰积。迟在右关,胃伤冷物。右尺得迟,脏寒泄泻,小腹冷痛。五脏为阴,迟亦为阴,是以主脏。
[提要]
此段讲迟脉出现在各部脉上所表示的疾病。
[注释]
①癥:癥积,腹内肿块,固定不移。属血分病交。
②挛筋:筋脉拘挛。
③月:月经
[译文]
迟脉的出现,一般见于五脏的病变,其病的性质多属寒证。左寸脉迟,多为寒邪结聚在上焦部位,血行凝滞故心胸疼痛;左关脉迟,属寒邪凝滞于中焦,出现癥积、筋挛等症;左尺脉迟,属肾阳虚命门火衰,小便浑浊不清,女子月经消失;右寸脉迟,亦属寒结上焦,肺寒痰积;右关脉迟,属寒邪伤胃。右尺脉迟,属脏寒引起的泄泻,可致小腹冷痛。
[解析]
阴性多滞,故阴寒之证,脉必见迟也。正如太阳隶于南陆,则火度而行数;隶于北陆,则水度而行迟。即此可以征阴阳迟速之故矣。《难经·九难》曰:“迟者,脏也。”又曰:“迟则为寒。”《伤寒论》亦曰:“迟为在脏。”以阳气伏潜,不能健行,故至数迟耳。其所主病,与沉脉大约相同。但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迟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沉则或须攻散,迟则未有不大行温补者也。
[原文]
兼脉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①血少,迟缓湿寒。
[提要]
此段讲迟脉有力无力及与其他脉象相兼所主病证的意义。
[注释]
①涩:指涩脉,脉搏往来应指不流利的一种脉象。
[译文]
脉迟而有力主实寒积滞,迟而无力为虚寒之象。如果是脉迟而浮多主表寒证,脉迟而沉多主里寒证。脉迟而不流畅,为寒凝血少;脉迟而缓慢,主湿滞寒凝。
[解析]
迟而有力,有壅实不通利之意,痛可想见。迟云阳伏而又无力,岂非虚寒。浮则表之候也,沉则里之候也,兼迟而为寒可必。血得热则行,湿得热则散,迟乃寒象,何以养营而燥湿乎。按迟脉之象,上中下候皆至数缓慢。一息三至,甚为分明,而云“隐隐”,是微脉而非迟脉矣。迟而不流利则为涩脉,迟而有歇止则为结脉,迟而浮大且缓则为虚脉。至于缓脉,绝不相类。夫缓以宽纵得名,迟以至数不及为义。故缓脉四至,宽缓和平;迟脉三至,迟滞不前。然则二脉迥别,又安可混哉!叔和曰:“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一损损于皮毛,二损损于血脉,三损损于肌肉,四损损于筋,五损损于骨。”是知脉之至数愈迟,此时正气已无,阴寒益甚,不过烬灯之余焰,有不转眼销亡者乎!另,迟脉三至一息,属阴、为寒、主脏,迟而有力为冷痛,迟而无力为虚寒。左寸迟者,阴寒在心,寒凝心脉,胸阳不振,而心痛停凝,治以瓜蒌薤白白酒、桂枝甘草、附子之类。左关迟者,阴寒在肝,肝主疏泄、藏血、主筋,今肝气阴凝,故癥结挛筋,治当以暖肝、疏肝、散结、解痉。左尺迟者,阴寒在肾,故肾虚便浊,女子不月,治当温阳补肾。右寸迟者,阴寒在肺,肺为贮痰之器,今寒邪伤肺,故寒痰之积,治当温肺化痰,小青龙、射干麻黄、姜辛之类。右关迟者,寒在脾胃,胃伤冷物,治当温中散寒,附子理中、良附之类。右尺迟者,寒在下焦,肾阳虚衰,故脏寒泄泻,小腹冷痛,治当温肾止泻。脉之愈迟,真阳愈惫,至于一呼一至、两呼一至,阳气离散,急当大剂回阳,四逆汤、参附之属,或可挽回一线生机。
好 · 书· 推 · 荐
脉诀汇辨精注精译精解
《脉诀汇辨精注精译精解》以清康熙五年丙午《脉诀汇辨校释》李氏刻本为底本,以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刻本为对校本,并参校历代中医经典、脉学名著,对原文详加校勘、注释、解析、阐释。可供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