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

平凡写手

2020-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文人纪念馆

我写作,为了使我的朋友们更爱我。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清晨,洗漱吃完早餐再上楼,拉开阳台的窗帘,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进房间,煮一杯香茗,然后坐在阳台的吊椅上,看着微微穿过露珠洒在吊篮上的光,突然有感而发。生活好像每天都差不多,而我日复一日地用文字记录着这平凡的生活,未曾落下过一天,只是越写好像越觉心慌麻木,我到底在写什么呢?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字好像远远低于科技所能给国家带来的价值。而年轻父母们在孩子的兴趣培养上也更加偏向于艺术或者奥数,科技之类的培训班,对于写作,几乎是不在考虑范围之类,顶多会让自己的孩子多读一点课外书,可若是把写作当作一项从小就培育的技能,多半是不可能了。那写作真的有那么没用么?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字的力量从始至终的强大。两千多年前,“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首次提出,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垫下基础,“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主导思想,使中国成为一个延续千年的礼仪之邦,孔夫子用文字书写记忆,弥留千年。一百多年前,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笔为矛,直指当时的腐朽社会,用文字唤起封建社会下受人凌辱而不知反抗的国人的血性,重拾我们的民族精神,使我们四万万同胞们齐心协力,建立起抵御外族的统一战线。鲁迅先生用文字解除了封建的枷锁。三十年前,《平凡的的世界》掀起一番波澜,路遥前辈用文字将那个建设中的民族汇成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铺开,他用文字,记录历史。而今日之中国,国家之富强民主,无数的先辈用血泪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盛世,无数的平凡的写手们,用文字堆砌了一个强大的祖国,让当代之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更加安全美好!但祖国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国家的未来还需要更多年轻的写手一同创造,需要我们用文字的力量,团结十四亿同胞之力,共赴盛景。

      所以,新时代的我们需要文字,需要写作。

      但时代的变化总会有一些不好的产物。

      在物物相连的今天,整个社会都好像充斥着利益,金钱的味道,其味道之大足以使心性浅显的人迷失自我,改变初心。举个例子:打开互联网,搜索“写作”你大概可以看到,界面展示的绝非路遥,莫言,布瓦诺,契诃夫这些对世界文坛做出重要贡献的前辈们,而是像写作摘要,写作技巧,写作公式,写作套路诸如此类的,更或者是什么写作培训年入百万之类的广告,我不禁疑惑,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存在可信度么?但偏偏就还有这样一类人,开始疯狂学习所谓的写作技巧,所谓的套路,梦想着靠写作一夜暴富。不可否认,有些套路写出来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但金玉其外,败絮其内,这样的文章看似规矩,实际毫无灵魂,所运用的词汇华丽,令人眼花缭乱。但就同法国社会主义改良者布鲁斯所言一样:“生活先与文学,就想干活得先有材料一样。山里没有丰富的大理石,世界上的千姿百态的像也就无从谈起。”而这些套路,便是脱离了生活依撑的一个空壳。是需要新时代写手的我们所摒弃的。这里借用塞·约翰生的一句话;“只为金钱写作的人是庸人”。写作固然可以是因为金钱,它不能成为完全的理由,

        再有,我认为写作应该是美的,这种美就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用词普通,却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真善美描述的确切,让我爱,并且不能自拔!这都是所谓套路所不能带来的,因为套路只不过金钱的产物,写作的包袱而已,是我们本该弃之如敝屣的东西。

        在时代的趋势下,大多人毕生所求的也不过是名利双收。那除开金钱写作的价值还有什么呢?荣誉么?大概不是,那为何要以荣誉来定位一个文学作品的价值呢?我想我们是需要荣誉的,但它又好像不重要。虽然我知道这样的说法免不了被人吐槽,但在这里,仅代表个人观点而存在。

        什么是荣誉呢?我们姑且把它具体化一点,在很多人眼里,荣誉大概就是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的奖项,作为无数的写作者们趋之若鹜的荣誉而存在。那为何奖项这么重要呢?时代!当今时代“标签”,“含金量”等代名词和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个例子:如果某一个作者获得了某某很出名或者有点价值的奖项,那么,他的其他作品也会因此获得关注并且升值,包括他本人,也会立马就有很多杂志社,编辑开始联系他,他的文学前途大概就开始顺风顺水了。在这里,我又想提一提村上春树。村上春树在他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也对奖项问题进行过大篇幅的刨析,而我的认识也多半受他影响。村上君曾不止一次对文学奖提出过疑惑,大概就是:为什么要把延伸与文学的产物看得比文学本身还重要呢?日本有一个文学奖“芥川奖”,曾经有一个文艺杂志的专栏中对这个奖项是这样评述的:芥川奖这个东西,大概是相当有魔力的。因为有落选后会大吵大闹的作家,所以其声名易益响彻云霄。又因为有村上春树这样落选后对文坛敬而远之的作家,所以其权威性益发明显。

        但村上君对之的评价却是,和文坛保持距离,并非未曾获得,而是因为他本人对涉足那些场所一无所知又了无兴趣。所以,该杂志社平白从中找因果关系的做法,着实有些令人困惑。当然,直到现在,网络上还有对村上春树多次陪跑某某奖项的言论,可实际上,仅仅他们在意而已,其本人到显得无所谓了。所以很多时候,奖项纵使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但却不用太过在意,因为这只能成为一些肤浅的人评判你的标签而已,而你自己,不会因为少了一个奖项而变得多糟糕。

        当然,于我本人而言,如果有获得奖项的机会,那我必定会不遗余力的争取,可若是让我终身为之所奋斗,我大概也要打退堂鼓了!

          最后,借用罗兰先生的一句话;“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道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写”。无所谓你想写什么,无所谓你的主题是什么,让笔追随与思想,纵使天马行空,只要自己乐在其中,便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写作技巧,找到自己想写的东西。我们都是平凡世界中的平凡写手,我们在平凡的生活里积累不足一提的点点滴滴,再用点滴汇成自己的作品,最后流入文学的海洋,我们所写,便拥有了价值!

希望每一位平凡的写手都能在文学的擂台上站之最后,坚守本心,书写传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