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王羲之,遇见冯承素
遇见王羲之,遇见冯承素
2024年7月8日 晴
从周六到今天上午,都没有画画写字,今天下午拿起毛笔,练了一会儿兰亭序,本来这张纸已经写了四行,临的还不错,可是,今天下午临的字可大了,每一行都没有写完全行的字,不过,我还是写完了一页纸。
兰亭集序的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过很多遍了,对于兰亭集序的真迹,世人都还报持着一份幻想,期待在未来的一天,它能够重见天日,我们也可以一睹它的仙颜。
对于这篇兰亭集序,王羲之本人也是很喜欢的,他也是在那情那景下写成的,虽然有写错的地方的,也有涂改的地方,可是它依然是最动人的作品,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来,他的这一作品一直在他的子孙手中传承,一直到他的第七世孙智永,书法一直在王家的子孙中传承,智永的千字文也是千古流传的名作。
智永后来把兰亭集序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将它珍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当时正是唐代,李世民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做为天下第一人的皇帝,他有什么想要而得不到呢?当他获知《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后,兴奋不已,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都没有给。
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这时候说,我有一本真迹,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传世之宝。
就这样,和尚从屋梁上的洞内取下《兰亭集序》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迅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但悔之已迟。
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到手了,李世民高兴得不得了。萧翼也得到了大量的赏赐,辨才因受惊吓与刺激积忧成疾,一年后便撒手人寰了。李世民敕令侍奉在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王子和近臣,这也是现今我们看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的模本。目前我临的这个就是冯承素的模本。
当我临写每一个字的时候,不由想到这本贴背后那些动人的故事,这些字都见证了这些往事,这可能就是我们汉字的魅力吧。如果我不练书法,可能我都不会遇见王羲之,也不会遇到冯承素!